[实用新型]油压刹车把手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4879.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2203 | 代理人: | 郑永康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压 刹车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油压刹车把手组,通用于左、右侧安装操作使用,并具有减少体积小型化特点。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上的刹车系统是操控行驶车速、维护安全的主要关键,特别是高速行驶速度以及恶劣地形的骑乘环境,需要注重刹车减速过程。现今刹车系统中油压碟刹系统是常见选择之一。油压碟刹系统包括握把上刹车柄、车轮旁同步转动金属碟盘、固定安装于车架的油压卡钳并对应着碟盘两侧,以及连接刹车柄与油压卡钳间的油管。按压刹车柄的动作其内部的活塞组压缩刹车油,压力从油管直通油压卡钳,进而推动油压卡钳内的活塞组带动来令片位移并对碟盘夹合以形成制动效果,如此能够让车轮相对地面摩擦减速或停止。
必须说明的是,以往都会在握把一侧设置油压缸,且油压缸内设置有弹性膜,弹性膜的设置除了将油压缸分隔为油液与气室两个部分,更以弹性膜本身材质特性可以在油压刹车动作时弯曲变形,而刹车动作结束时弹性膜以本身材质特性恢复原本外型。此种型态的把手往往造成整个体积过大,安装时更需注意左、右握把的设置,大多握把无法同时通用于左边与右边,仅能单边安装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油压刹车把手组,采用中空气囊设置于副油槽,让副油槽与主油槽相通等结构型态,得以解决以往体积大,无法通用于左右侧安装型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压刹车把手组,其包括一把手座、一底座、一刹车柄、一活塞、受力变形与自行恢复的二中空气囊、以及一弹簧,其中:该把手座具有沿其轴向设置一主油槽,以及与该主油槽同轴设置一流道用以连通刹车卡钳,该把手座另设有二副油槽并与该主油槽彼此间隔排列,且该主油槽分别与该二副油槽相连通;该底座与刹车柄一同枢接于该把手座,且该底座与该活塞连接,而该活塞沿该主油槽朝该流道靠近与远离方向位移;而该二中空气囊分别组接于该二副油槽;该弹簧的两端分别弹抵于该主油槽与活塞间。
前述的油压刹车把手组,其中该把手座设有二通孔,且该二通孔分别连通该二副油槽,又该把手座设有二大径孔以及二小径孔,且该二大径孔与二小径孔连通于该主油槽与该二通孔间。该把手座周侧设有二侧孔,另以二侧塞组设封闭于该二侧孔,且该二侧孔连通于该二通孔。
前述的油压刹车把手组,其中该活塞包括有一滑座、一连杆以及一塞套,该滑座滑设于该主油槽,而该连杆枢接于该底座与该滑座之间,该塞套具有一小端孔并套组于连杆近中段位置,而塞套具有一大端则滑设于该主油槽。其中该滑座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球窝槽以及一穿柱,而该连杆一端具有一球头部并枢设于该球窝槽,该穿柱的周侧则环绕一凸环,而该弹簧则是一端穿设于穿柱并抵顶于该凸环表面。其中该滑座的穿柱套设非圆性一弹性垫片,且该弹性垫片与该弹簧呈反方向设置。.
前述的油压刹车把手组,进一步包括有二端塞并分别组接于该二副油槽的槽口,而该二中空气囊则分别套接于该二端塞,且该二端塞各设有一轴向贯穿的透孔并分别连该二中空气囊。该二中空气囊其横向截面呈三叉放射状型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中空气囊设置于副油槽,让副油槽与主油槽相通等结构型态,得以解决以往体积大,无法通用于左右侧安装型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是图2线段III-III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配合刹车卡钳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配合刹车卡钳运作示意图
图7是图2线段VII-VII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7动作示意图。
图9是单独把手座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10是图2线段X-X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动作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 把手座
11 主油槽
12 流道
13 副油槽
14 通孔
15 大径孔
16 小径孔
17 侧孔
18 侧塞
2 底座
3 刹车柄
4 活塞
41 滑座
411 球窝槽
412 穿柱
413 凸环
414 弹性垫片
42 连杆
421 球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佳承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48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