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热碳纤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6343.3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龚石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协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15/085;B32B15/04;B32B15/20;B32B25/04;B32B9/00;B32B9/04;B32B7/08;B32B7/12;B32B3/08;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碳纤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隔热碳纤维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不断被研发生产并广泛应用。复合材料是材料领域的奇葩,目前发展最快的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其特点是:(1)比强度高,比模量大;(2)材料性能具有可设计性;(3)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能好;(4)热膨胀系数小。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深入应用,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的纤维复合材料更加符合各行各业的需求,现有的碳纤维板隔热隔音效果差,所以设计一款便于隔热隔音的碳纤维板是值得考虑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碳纤维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热碳纤维板,包括碳纤维板本体,所述碳纤维板本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水膜,所述碳纤维板本体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水膜,所述第一防水膜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刻度,所述第一防水膜上设置有若干个夜光标贴,所述第一防水膜和所述第二防水膜均由耐腐蚀层和防水层构成,所述耐腐蚀层和所述防水层之间通过强力胶粘接,所述碳纤维板本体由碳纤维基板和隔热减震板构成,所述碳纤维基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若干个连接柱与所述隔热减震板连接,所述碳纤维基板与所述隔热减震板之间形成容腔,所述容腔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棉,所述隔热减震板由丁基橡胶材料层、隔热层和铝箔材料层构成,所述丁基橡胶材料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粘接有所述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粘接有所述铝箔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耐腐蚀层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材料构件,所述防水层为一种聚乙烯材料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夜光标贴均匀分布在第一防水膜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膜和第二防水膜的厚度均在0.1cm-0.7c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一种纳基隔热软毡材料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板,碳纤维板本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安装有防水膜,防水膜由耐腐蚀层和防水层构成,耐腐蚀层为一种聚四氟乙烯材料构件,防水层为一种聚乙烯材料构件,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便于保护碳纤维板,碳纤维基板与隔热减震板之间形成容腔,容腔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棉,具有较好的吸音性能、隔热性能,隔热减震板由丁基橡胶材料层、隔热层和铝箔材料层构成,丁基橡胶的隔音、减振效果极佳,绿色环保,使用寿命长,隔热层为一种纳基隔热软毡材料构件,柔软性好,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铝箔材料不仅可以阻隔热辐射,还可以使其强度大大增加,第一防水膜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刻度,便于更好的剪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水膜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碳纤维板本体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减震板结构剖视图。
图中:1-碳纤维板本体;2-第一防水膜;3-第二防水膜;4-刻度;5-夜光标贴;6-耐腐蚀层;7-强力胶;8-防水层;9-隔热减震板;10-连接柱;
11-容腔;12-吸音棉;13-碳纤维基板;14-铝箔材料层;15-隔热层;16-丁基橡胶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种隔热碳纤维板,包括碳纤维板本体1,碳纤维板本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防水膜2,碳纤维板本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第二防水膜3,第一防水膜2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刻度4,第一防水膜2上设置有若干个夜光标贴5,第一防水膜2和第二防水膜3均由耐腐蚀层6和防水层8构成,耐腐蚀层6和防水层8之间通过强力胶7粘接,碳纤维板本体1由碳纤维基板13和隔热减震板9构成,碳纤维基板1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通过若干个连接柱10与隔热减震板9连接,碳纤维基板13与隔热减震板9之间形成容腔11,容腔11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棉12,隔热减震板9由丁基橡胶材料层16、隔热层15和铝箔材料层14构成,丁基橡胶材料层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粘接有隔热层15,隔热层15上粘接有铝箔材料层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协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协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