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T防护眼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6669.6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袁元;李万江;赵瑾;漆锐;李真林;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6/10 | 分类号: | A61B6/10;A61B6/03;A61F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曾克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t 防护 眼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辐射防护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防护眼罩。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CT硬件更新和软件开发日新月异,多层螺旋CT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一方面,CT检查以其便捷、无创、准确性较高的优势为患者带来福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受检者辐射剂量的增加。晶状体作为X射线辐射敏感器官,CT检查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对晶状体的辐射防护。检查时,螺旋扫描的X线球管在CT机架内进行360°旋转扫描,X射线和散射线来自各个方向。目前对晶状体辐射防护主要采用的是以铅玻璃为镜片的X射线防护眼镜,这种防护眼镜主要防护来自于眼镜正前方和前侧方的射线,而对于后方和侧面的射线无法防护。同时,铅玻璃质地硬,与眼部贴合度不高,辐射阻挡效果不佳,而且铅玻璃价格昂贵,增加了产品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CT防护眼罩可从前方、侧面和后方全方位保护晶状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T防护眼罩,包括防护带,所述防护带的两个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护带下沿中央设有鼻梁缺口,所述防护带内表面沿防护带上沿设有上支撑垫,防护带内表面沿防护带下沿设有下支撑垫,所述上支撑垫和下支撑垫位于防护带中部,所述防护带、上支撑垫和下支撑垫的材质均为铅橡胶。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垫、下支撑垫和防护带一体制造。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带长度为65-75cm,宽度为8-12cm。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垫和下支撑垫的长度均为20cm,上支撑垫和下支撑垫的宽度均为0.5cm-1cm。
进一步的,所述上支撑垫和下支撑垫的厚度均为0.5cm-1cm。
进一步的,所述鼻梁缺口为等腰三角形。
进一步的,所述等腰三角形高度为2cm,底边长度为4cm。
进一步的,所述魔术贴的母面和子面均为长方形,所述母面和子面的长度均为15cm,宽度均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带长度为70cm,宽度为10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可从前方、侧面和后方全方位保护晶状体;
2.本实用新型材质为铅橡胶,材质软,贴服效果好,且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支撑垫,使防护带与面部眼眶之间形成空间间隔,一方面避免防护带压在患者眼睛上引起不适感,另一方面避免了多人使用引起的医院内交叉感染。上、下支撑垫也采用铅橡胶,一方面防止X射线从支撑位置进入造成晶状体的辐射损伤,另一方面铅橡胶柔软,更容易贴合面部不留缝隙。
附图说明
图1是防护带两端分开时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防护带粘合为环形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带、2-上支撑垫、3-下支撑垫、4-母面、5-子面、6-鼻梁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CT防护眼罩,包括防护带1,防护带1的两个自由端可拆卸连接,防护带1下沿中央设有鼻梁缺口6,防护带1内表面沿防护带1上沿设有上支撑垫2,防护带1内表面沿防护带1下沿设有下支撑垫3,上支撑垫2和下支撑垫3位于防护带1中部,防护带1、上支撑垫2和下支撑垫3的材质均为铅橡胶,铅当量可选择0.35mmpb或0.5mmpb,或根据需要定制其他的防护当量。进一步的,上支撑垫2、下支撑垫3和防护带1一体制造。
本实施方式中防护带1的自由端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当然的,魔术贴的母面4和子面5分别位于防护带1的两个自由端,且分别位于防护带1的正面和背面。进一步的,魔术贴的母面4和子面5均为长方形。母面4和子面5的外缘与防护带1的端面齐平。进一步的,防护带1长度为65-75cm,宽度为8-12cm;作为优选,防护带1长度为70cm,宽度为10cm;母面4和子面5的长度均为15cm,宽度均为5cm,适合40cm-65cm的头围。上支撑垫2和下支撑垫3的长度均为20cm,上支撑垫2和下支撑垫3的宽度均为0.5cm-1cm,上支撑垫2和下支撑垫3的厚度均为0.5cm-1cm。鼻梁缺口6为高度为2cm,底边长度为4cm的等腰三角形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6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万向探头支架的CT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调节的心内科用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