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373.6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7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绪;卫韦;吴雪梅;张富贵;喻丽华;李国昌;张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7/16 | 分类号: | B01F7/16;B01F15/00;A01C2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土肥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山地丘陵地带,作物种植之前的整地往往使用单一小型机具或人工整地。在之后的施肥过程中人工施肥方式居多,以挖坑-填肥-掩土流程为例,此种施肥方式使肥料集中,并没有使土壤与肥料进行混合,导致施肥不均和烧苗现象。再以开条沟-撒肥-覆土流程为例,条施大大浪费了肥料的利用率,同样会导致施肥不均。以上施肥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肥效利用率低。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便于在多山多丘陵地带使用,并可实现土肥均匀混合,效率高,大大减少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它携带方便,结构简单,能解决肥料进入土壤但是土肥混合不均的问题,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包括支撑轴,料箱及电机,所述的支撑轴为中空结构,在料箱的底部连接有肥管,肥管的另一端与支撑轴的内腔连通;在支撑轴的底部连接有正反转齿轮装置,在正反转齿轮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排肥器及搅拌器,排肥器的顶端与支撑轴的底端连通,电机通过动力输出软管与正反转齿轮装置连接。
所述的正反转齿轮装置的组成包括内环形齿条,在内环形齿条的轴心位置设有大齿轮,大齿轮的中部为连接轴承,排肥器的顶部连接在大齿轮的轴心上,支撑轴的底部固定在该连接轴承中;在大齿轮的外缘与内环形齿条之间设有3个以上对称分布的小齿轮,小齿轮分别与大齿轮及内环形齿条啮合;另设有一个轴心安装在支撑轴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连接每一个小齿轮的中轴;搅拌器连接在内环形齿条上。
所述的排肥器由2个以上倒锥形的中空管组成的耙状结构,在每个倒锥形的中空管的外壁上都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在支撑轴与肥管的下方设有排肥开关。
在支撑轴的顶部设有手柄。
电机固定在料箱的底部。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反转齿轮装置连接排肥器及搅拌器的结构,通过正反转齿轮装置带动排肥器及搅拌器沿不同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土肥的混合。装置整体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土肥的混合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正反转齿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简易式土肥混合装置,包括支撑轴2,料箱4及电机5,所述的支撑轴2为中空结构,在支撑轴2的顶部设有手柄1,在料箱4的底部连接有肥管6,肥管6的另一端与支撑轴2的内腔连通;在支撑轴2的底部连接有正反转齿轮装置3,在正反转齿轮装置3的底部连接有排肥器9及搅拌器10,排肥器9的顶端与支撑轴2的底端连通,电机5通过动力输出软管7与正反转齿轮装置3连接;电机5固定在料箱4的底部。所述的正反转齿轮装置3的组成包括内环形齿条12,在内环形齿条12的轴心位置设有大齿轮13,大齿轮13的中部为连接轴承,排肥器9的顶部连接在大齿轮13的轴心上,支撑轴2的底部固定在该连接轴承中;在大齿轮13的外缘与内环形齿条12之间设有3个以上对称分布的小齿轮11,小齿轮11分别与大齿轮13及内环形齿条12啮合;另设有一个轴心安装在支撑轴2上的固定支架14,固定支架14连接每一个小齿轮11的中轴;搅拌器10连接在内环形齿条12上;所述的排肥器9由4个倒锥形的中空管组成的耙状结构,在每个倒锥形的中空管的外壁上都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在支撑轴2与肥管 6的下方设有排肥开关8。
使用时,先将排肥开关8打开,再启动电动机5,然后手持手柄1,料箱4中的肥料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肥管6经由支撑轴2进入排肥器9中,通过排肥器9的四个倒锥形中空且侧壁带通孔的管子排到土壤中。同时,在电动机5驱动下,通过动力输出软管7将动力输出给正反转齿轮装置3中的大齿轮13,使大齿轮13逆时针转动,随即带动与之外啮合的三个小齿轮11顺时针转动,再随即带动与三个小齿轮11内啮合的齿条12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于12齿条上的搅拌器10顺时针转动。同时大齿轮13带动的排肥器9 也在逆时针转动,在搅拌器10和排肥器9一顺一正的同时作用下从而实现土肥的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3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