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375.5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2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芝;邵慧芳;姜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芝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市环***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凝血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检测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
背景技术
医院在进行医疗研究和体检时,经常需要采集血液样本,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人体血液会很快凝固,因此一般将采集的血液置于抗凝管中,再向抗凝管中添加抗凝剂,然而由于抗凝剂属于外来物质,添加抗凝剂的血样浓度必然要发生改变,这样就不利于研究人员分析血液的组分,同时,抗凝剂只能够起到阻止血液凝固的功能,加了抗凝剂的血样在静置一段时间后依然会发生沉积分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
在自然界中,龙卷风是一种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涡旋。它具有很强大的吸吮作用,可以把海水吸离海面,形成水柱,俗称“龙吸水”。
本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喷头和高压气流在试管内形成龙卷风,依靠风眼的吸力作用带动试管中血液试样产生对流效应,依以此来实现防凝结和防沉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包括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风管包括喷头,喷头加工有沉槽,沉槽内有导向凸台,沉槽内部有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与进气管相联通,喷头底部有锥套,锥套底部有导流管,锥套通过锥套立柱与喷头连接。
优选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两侧。
优选的,锥套最大外径小于试管内径的一半。
风管还包括密封塞、定位凸台和进气管,定位凸台上加工外螺纹,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通过定位凸台安装在试管支架上,试管支架中间开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燕尾滑块。
优选的,定位凸台内径尺寸与立柱外径尺寸构成过盈配合。
优选的,试管支架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的等于卡环中心距。
试管支架安装在立柱上,立柱顶部开有燕尾槽,立柱中部有卡环,立柱底部有底座。
优选的,底座上开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径等于试管外径。
优选的,定位槽中心距的等于试管支架中风管安装孔的中心距。
密封塞的外径与第一风管、第二风管和第三风管的内径相同。
优选的,密封塞上开有排气孔,排气孔上安装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风管在试管内产生吸力,能够带动试管内的血液发生对流运动,能够避免血液凝结,也消除了抗凝剂对血液组分造成的影响。
2)试管内血液的对流能够避免血液内血细胞的沉积,当需要对试样进行分析时无需再对试样进行机械搅拌,避免了对血液组分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三维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风管三维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风管主视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底座,2、第一试管,2a、第二试管, 2b、第三试管,3、第一风管,3a、第二风管,3b、第三风管,4、试管支架, 5、燕尾槽,6、立柱,7、卡环, 8、导流管,9、锥套 ,10、喷头,11、密封塞,12、定位凸台,13、进气管,14、导向凸台,15、燕尾滑块,16、锥套立柱,17a、第一出气孔,17b、第二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一种非接触式防凝血样试管,包括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3a和第三风管3b,风管包括喷头10,喷头10加工有沉槽,沉槽内有导向凸台14,沉槽内部有第一出气孔17a和第二出气孔17b,第一出气孔17a和第二出气孔17b与进气管13相联通,喷头底部有锥套9,锥套9底部有导流管8,锥套9通过锥套立柱16与喷头10连接。
优选的,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14两侧。
进一步,第一出气孔和第二出气孔对称分布在导向凸台14两侧。
进一步,锥套9最大外径小于试管内径的一半。
风管还包括密封塞11、定位凸台12和进气管13,定位凸台12上加工外螺纹,第一风管3、第二风管3a和第三风管3b通过定位凸台12安装在试管支架4上,试管支架4中间开有圆孔,圆孔内部安装燕尾滑块15。
试管支架4安装在立柱6上,立柱6顶部开有燕尾槽5,立柱6中部有卡环7,立柱6底部有底座1。
定位凸台12内径尺寸与立柱6外径尺寸构成过盈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芝,未经张永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3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