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7472.4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谭树坚;谭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万泓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3;H01R13/7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3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装置 电源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线领域,特别是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
背景技术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电源线的结构主要要外护套、内护套、导体,常见的传输导体有铜、铝材质的金属丝等。电源线在生产生活中都非常常见,电源线的安全防护措施也很重要。
申请号为201420801658.8 的实用新型一种电源线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相同。这种名为一种电源线的实用新型包括至少一导体,以及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导体的绝缘层、防护层,所述防护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包覆在绝缘层外的第一金属缠绕层、第一内被层、第二金属缠绕层、第二内被层,在所述防护层外包覆有一编织层和外被层。本实用新型电源线在防护层外增加了一层编织层,该编织层能在电源线扭曲时,屏蔽掉逸出防护层的电磁,本实用新型电源线的电磁屏蔽性能有较大的提升。
现在普遍使用的电源线非常需要一种防漏电保护装置,上述现有技术虽然电磁屏蔽性能有较大的提升,但是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包括火线、零线和地线,所述电源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头,所述插头设有漏电保护装置,所述漏电保护装置由火线和零线之间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压信号放大器和脱扣器构成,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级线圈连接电压信号放大器输入端,所述电压信号放大器输出端连接脱扣器输入端,所述脱扣器串联在火线上。
所述电源线收卷在收线器上,所述收线器由绕线轴、安装在绕线轴上的两块圆形挡板和支撑绕线轴的支架,所述绕线轴一侧设置摇柄。
所述火线、零线和地线均采用聚乙烯绝缘层包覆。
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为AKH-0.66L型零序电流互感器。
所述电压信号放大器为NS4890型电压信号放大器。
所述脱扣器为CM1-63型脱扣器。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可以有效地进行漏电保护,并且提供收线器,避免了磨损,降低漏电发生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的收线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源线;2、火线;3、零线;4、地线;5、插头;6、漏电保护装置;7、零序电流互感器;8、电压信号放大器;9、脱扣器;10、收线器;11、绕线轴;12、圆形挡板;13、支架;14、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带防漏电装置的电源线,包括电源线1,所述电源线1包括火线2、零线3和地线4,所述电源线1的两端分别连接插头5,所述插头5设有漏电保护装置6,所述漏电保护装置6由火线2和零线3之间的零序电流互感器7、电压信号放大器8和脱扣器9构成,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7的二级线圈连接电压信号放大器8输入端,所述电压信号放大器8输出端连接脱扣器9输入端,所述脱扣器9串联在火线2上;所述电源线1收卷在收线器10上,所述收线器10由绕线轴11、安装在绕线轴11上的两块圆形挡板12和支撑绕线轴11的支架13,所述绕线轴11一侧设置摇柄14;所述火线2、零线3和地线4均采用聚乙烯绝缘层包覆;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7为AKH-0.66L型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电压信号放大器8为NS4890型电压信号放大器;所述脱扣器9为CM1-63型脱扣器。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漏电保护装置由火线和零线之间的零序电流互感器、电压信号放大器和脱扣器构成,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级线圈连接电压信号放大器输入端,电压信号放大器输出端连接脱扣器输入端,脱扣器串联在火线上,当电源线正常工作时,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相等,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级线圈没有电压信号输出,当发生漏电时,穿入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根电源线电流不平衡,在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端会产生与电流成比例的电压信号,只要电压信号足够大时,这个电压信号经专用线路板的集成电路放大等处理后,使主回路脱扣装置断开,可以有效地进行漏电保护,并且提供收线器,避免了磨损,降低漏电发生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万泓电线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万泓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74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