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8920.2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赵芝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川县金丰竹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30 | 代理人: | 徐金琼 |
地址: | 62810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造纸 行业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造纸一直是工业用水大户,原料及生产工艺决定其特性为:一种水量大、色度高、悬浮物含量大、有机物浓度高、组分复杂的难处理有机废水。目前造纸废水纸浆回收主要有气浮、过滤和沉淀。气浮和沉淀需要较长的停留时间,占地面积大,自动化程度低,满足不了工业生产中对造纸废水处理的实际需要。因此,造纸废水处理设备上的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造纸厂每天持续产生造纸废水污水如果任其自由排放,必然会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这些污染物将对空气、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危害人民的生存条件。
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将生活污水集中,进行自然沉积和降解,该方法耗时长、不彻底,且随着居民人数的不断增加,这种方法已经不再适用现代城市条件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和增氧系统,所述的污水进水管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格栅井、调节池、A级生物池、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二级生物池和消毒排放池,消毒排放池连接有清水排放管,第一O级生物池和第二O级生物池的顶部均与增氧系统连通,二级生物池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池,污泥池通过污泥回流管道与调节池连接。
A级生物池是用厌氧的方法处理污水,O级生物池是用好养的方法处理污水。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井内平行等间隔的设置有M个格栅,M个格栅将格栅井从左向右分为M+1个等大腔体。
进一步地,增氧系统包括主增氧管,主增氧管上连接有支增氧管A和支增氧管B,支增氧管A和支增氧管B分别与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内部连通,主增氧管连接有增氧泵。
进一步地,所述的消毒排放池上设置有加药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池、A级生物池、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二级生物池和污泥池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进一步地,污泥回流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
工作原理:
格栅井除悬浮物,调节水峰、水质、水量、以厌氧和好氧的方式生化污水,然后通过二沉分离,清水经消毒后排放,二沉分离出来的污泥进入污泥池处理,污泥池的部分污水通过污水回流管道回流到调节池继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能够有效去除、净化污水中有毒有害污染物,而且处理效率高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好,技术成熟可靠,且能节约成本,对污水逐步多级净化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2、增氧系统包括主增氧管,主增氧管上连接有支增氧管A和支增氧管B,支增氧管A和支增氧管B分别与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内部连通,这种结构的设置使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为好氧生物处理池,O级生物池就是用好养的方法处理污水。
3、调节池、A级生物池、第一O级生物池、第二O级生物池、二级生物池和污泥池构成一个循环系统,资源利用率高,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具有安全可靠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格栅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增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污水进水管,2-格栅井,2-1-格栅,3-调节池,4-A级生物池,5-第一O级生物池,6-第二O级生物池,7-二级生物池,8-消毒排放池,9-清水排放管,10-污泥池,11-污泥回流管道,12-加药装置,13-增氧系统,13-1-支增氧管B,13-2-支增氧管A,13-3-主增氧管,13-4-增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到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1和增氧系统13,所述的污水进水管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有格栅井2、调节池3、A级生物池4、第一O级生物池5、第二O级生物池6、二级生物池7和消毒排放池8,消毒排放池8连接有清水排放管9,第一O级生物池5和第二O级生物池6的顶部均与增氧系统13连通,二级生物池7底部通过管道连接有污泥池10,污泥池10通过污泥回流管道11与调节池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川县金丰竹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川县金丰竹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8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