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工位光膜材料热压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19517.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8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力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2 | 分类号: | B29C43/22;B29C43/32;B65B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魏秀枝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工 位光膜 材料 热压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膜材料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工位光膜材料热压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膜材料在电子设备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光学膜材料的表面一般都会有一层保护膜,对光学膜材料进行后续加工时,需要把膜撕下来,然后再进行热压成型或者其他的加工。加工完成后又需要把保护膜重新贴上,然后得到完工产品。现有的撕膜的部分工序、贴膜的部分工序一般都需要靠人工完成,自动化程度不够高,长期的重复动作容易造成撕膜效率低。针对上述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工位光膜材料热压成型机构,集撕膜机构、成型机构、贴膜机构于一体,能同时完成撕膜、冲压成型、贴膜的工序,自动化程度高,并且具有双冲压机构,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工位光膜材料热压成型机构,包括有撕膜结构、热压成型结构、贴膜结构,撕膜结构、热压成型结构、贴膜结构三者依次连接成直线,撕膜结构包括有第一主架、设在第一主架后侧面上部的第一竖板以及设在第一竖板上的上撕膜轮、设在第一主架后侧面底部的并列的下撕膜轮和存料轮;下撕膜轮设有下撕膜电机;第一主架右侧连接热压成型结构;第一竖板上并且位于上撕膜轮下方设有送料轮、传动轮;第一竖板背面设有上撕膜电机、送料电机,上撕膜电机的转轴和送料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一竖板后分别与上撕膜轮和送料轮连接。
热压成型结构包括有底箱、设在底箱顶端面的两个相同且并列的冲压结构、设在底箱顶端面且位于冲压结构左侧的拉料轮、设在底箱顶端面且位于冲压结构右侧的第一压滚轮组,拉料轮与拉料电机转轴连接,第一压滚轮组顶端设有第一抬升气缸;底箱的右侧连接贴膜结构。
贴膜结构包括有第二主架、设在第二主架顶端面的承接台、设在第二主架顶端面且位于承接台左侧的第二压滚轮组以及位于承接台右侧的第三压滚轮组、连接第二主架后侧面顶部的第二竖板;第二主架后侧面设有并列的下贴膜轮和收料轮;第二竖板顶端设有上贴膜轮;第三压滚轮组顶端设有第三抬升气缸。
进一步地,撕膜结构还包括有第一底架,第一主架底端面设有第一滑轨槽,第一底架顶端面设有与第一滑轨槽配合的第一滑轨;第一主架后侧面底部设有两条横向导轨,横向导轨上设有并列的第一左滑板和第一右滑板,两条横向导轨与第一左滑板两端的导轨槽、第一右滑板两端的导轨槽配合,第一左滑板上设有存料轮,第一右滑板上设有下撕膜轮;第一左滑板与第一右滑板之间设有第一纵导轨,第一纵导轨设有第一张力轮以及与横向导轨配合的导轨槽。传动轮包括有左传动轮组、中转轮、右传动轮组。第一竖板从左到右依次设有送料轮、左传动轮组、中转轮、调节导轨以及设在调节导轨上的调节轮、右传动轮组。
进一步地,贴膜结构还包括有第二底架,第二主架底端面设有第二滑轨槽,第二底架顶端面设有与第二滑轨槽配合的第二滑轨;第二主架顶面左端设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主架顶面右端第二传动轮,第二竖板上且位于上贴膜轮左下方设有第三传动轮,第二主架顶面且位于第一传动轮与第二压滚轮组之间还设有第四传动轮;第二主架后侧面底部设有两条第二横导轨,第二横导轨上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二纵导轨以及设在第二纵导轨上的第二张力轮、第二左滑板以及设在第二左滑板上的下贴膜轮、第三纵导轨以及设在第三纵导轨上的第三张力轮、第二右滑板以及设在第二右滑板上的收料轮;第二右滑板背面还设有收料电机,收料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二右滑板后与收料轮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压滚轮组包括有第一滚轮架、设在第一滚轮架上的第一抬升气缸和第一拉料轮以及第一拉料电机,第一拉料电机转轴穿过第一滚轮架侧板后与第一拉料轮连接,第一拉料轮上方设有第一转轮,第一抬升气缸的活动端穿过第一滚轮架顶端后与第一转轮的转轴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三压滚轮组包括有第三滚轮架、设在第三滚轮架上的第三抬升气缸和第三拉料轮以及第三拉料电机,第三拉料电机转轴穿过第三滚轮架侧板后与第三拉料轮连接,第三拉料轮上方设有第三转轮,第三抬升气缸的活动端穿过第三滚轮架顶端后与第三转轮的转轴两端连接。
进一步地,存料轮、上贴膜轮、下贴膜轮均设有阻尼结构。
进一步地,拉料轮上设有检测传感器,承接台上设有观测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能代替人工完成贴膜、冲压成型、撕膜的工序,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撕膜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力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力超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19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