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式炒干机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142.0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5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龚万祥;王友海;仇方方;陈楚璇;郝晴晴;王傅明;徐小云;黄声东;卢梦玲;赵耀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3J11/00 | 分类号: | F23J1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6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式炒干机排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式炒干机排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提高瓶式炒干机排烟效率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天池牌6CHT-110型瓶式炒干机只有炉灶自带的一个烟囱排除烟尘,由于筒体旋转,进(出)茶口一端挡烟板与筒体外壳会有一定缝隙。工作时炉灶燃烧,有部分烟尘会从空隙处跑出,造成烟尘无法及时完全排放,不仅会影响茶叶生产质量,还会污染车间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瓶式炒干机排烟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止烟及烟尘进入瓶式炒干机内,从而有效的提高茶叶的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是:一种瓶式炒干机排烟装置,瓶式炒干机包括外筒体,及设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内筒体能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在外筒体内旋转,在内筒体一端设有料口,料口边缘设有挡烟板,所述排烟装置包括主烟道、副烟道,主烟道一端穿过外筒体壁与外筒体、内筒体之间的空间连通,在挡烟板与外筒体的间隙上设置集烟弧,副烟道一端穿过集烟弧与间隙连通;
所述主烟道与所述副烟道分别与排烟道连通,排烟道接入集烟道。
进一步讲,所述主烟道直径大于副烟道。
进一步讲,排烟道在集烟道内的进口上设有直角弯管,直角弯管出口方向与集烟道排烟相方向相同。
进一步讲,所述集烟弧边缘设有橡皮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挡烟板与外筒体的间隙上设置集烟弧,可以有效的减少从间隙排出的烟及烟尘,从而防止烟及烟尘通过料口进入内筒体内,影响内筒体内茶叶的品质,另外排烟道在集烟道内的进口上设有直角弯管,能最大程度排除瓶式炒干机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减少通过间隙进入料口与车间烟及烟尘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如下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烟道与集烟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烟弧优选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外筒体1、内筒体2、挡烟板3、主烟道4、副烟道5、集烟弧6、橡皮条7、排烟道8、集烟道9、直角弯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1中,一种瓶式炒干机排烟装置,瓶式炒干机包括外筒体1,及设在外筒体1内的内筒体2,内筒体2能在驱动设备的驱动下在外筒体内旋转,在内筒体2一端设有料口,料口边缘设有挡烟板3,所述排烟装置包括主烟道4、副烟道5,主烟道4一端穿过外筒体1壁与外筒体1、内筒体2之间的空间连通,在挡烟板3与外筒体1的间隙上设置集烟弧6,副烟道5一端穿过集烟弧6与间隙连通,优选的如图3中,集烟弧6边缘设有橡皮条7,集烟弧集烟弧集烟弧集烟弧。
主烟道4与副烟道5分别与排烟道8连通,排烟道8接入集烟道9,集烟道9与抽风机连通。
优选的,主烟道4直径大于副烟道5直径,排烟时,可以有效防止,副烟道5产生较大的吸引力,加速烟及烟尘通过间隙进入副烟道。
如图2中,优选的,排烟道8在集烟道9内的进口上设有直角弯管10,直角弯管10出口方向与集烟道9排烟相方向相同,能加速烟尘顺着出口方向快速排出,避免发生堵塞。
工作原理:本例为天池牌6CHT-110型瓶式炒干机,工作时炉灶燃烧,有部分烟尘会从挡烟板3与外筒体1间隙处跑出,造成烟尘无法及时彻底排放,不仅会影响茶叶质量,还会污染车间环境。
在挡烟板3与外筒体1间隙处上方设集烟弧6,集烟弧6就能将外筒体1、内筒体2之间的烟尘聚集到主烟道4、副烟道5内。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用菌菌渣能源再生装置
- 下一篇:卧式蒸汽锅炉用的排烟控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