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整的有碴无挡肩高铁扣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0904.7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6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廖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晋佰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30 | 分类号: | E01B9/30;E01B9/66;E01B9/6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整 有碴无挡肩高铁 扣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整的有碴无挡肩高铁扣件。
背景技术
轨道最早是由两根木轨条组成,后改用铸铁轨,再发展为工字形钢轨。钢轨以连接零件扣紧在轨枕上;轨枕埋在道床内;道床直接铺在路基面上。钢轨承受着多变化的垂直、横向、纵向的静荷载和动荷载,荷载从钢轨通过轨枕和道床传递到路基。轨枕一般为横向铺设,用木、钢筋混凝土或钢制成。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矿渣等材料。钢轨、轨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的。
现有钢轨固定与轨枕上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
1.设于混泥土内的预埋固定座下端小,因此抗拔力小,很容易从混凝土轨枕内拔出;
2.在需要局部调整钢轨位置时,对两轨间的距离和钢轨的高度进行调整存在较大困难,耗费时力;
3.在调整钢轨高度时,固定件弹程小,容易出现断裂或残余变形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整的有碴无挡肩高铁扣件,通过设置绝缘调距块和调高垫板,能够局部调整钢轨两轨间的距离和钢轨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可调整的有碴无挡肩高铁扣件,包括:
预埋固定座,下端具有多级倒刺设于混凝土轨枕内,下端长度大于所述预埋固定座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
固定件和绝缘调距块,所述固定件由棒状金属弯曲呈e形,其中肢固定于所述预埋固定座内,其扣压肢扣压在绝缘调距块上;
所述绝缘调距块,设于钢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预埋固定座之间,用于调节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
橡胶垫板,设置于钢轨下部,用于为整个钢轨结构提供弹性和纵向阻力防止钢轨爬行;
调高垫板,设置于所述橡胶垫板下部,用于调节钢轨高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材料为60Si2MnA。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中肢与扣压肢之间的过渡肢顶部轴线为一凹形弧线。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上端弧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10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长L为107-113mm,宽W为103mm,拱高H为 62-66mm,固定件截面直径D为19.75-20.25mm。
可选的,所述调高垫板厚度可为1mm或2mm。
可选的,所述绝缘调距块共有7#、8#、9#、10#、11#、12#、13#七种规格型号。
可选的,所述预埋固定座上端露出混凝土轨枕部分设有轴向与钢轨平行的通孔,所述固定件通过中肢伸入所述通孔固定于所述预埋固定座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预埋固定座的下端具有多级倒刺且长度大于预埋固定座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增加了预埋固定座的抗拔力;通过设置绝缘调距块,可用于调节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调高垫板,可用于调节钢轨的高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固定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可调整的有碴无挡肩高铁扣件,包括:预埋固定座1,下端具有多级倒刺设于混凝土轨枕7内,下端长度大于所述预埋固定座1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二;固定件2和绝缘调距块3,所述固定件2由棒状金属弯曲呈e形,其中肢21固定于所述预埋固定座1 内,其扣压肢22扣压在绝缘调距块3上;所述绝缘调距块3,设于钢轨6、所述固定件2和所述预埋固定座1之间,用于调节两条钢轨之间的距离;橡胶垫板4,设置于钢轨6下部,用于为整个钢轨结构提供弹性和纵向阻力防止钢轨爬行;调高垫板5,设置于所述橡胶垫板4下部,用于调节钢轨6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晋佰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晋佰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09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