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区用空气压缩机自动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1032.6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64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嘉旺;高代军;张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科工安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0 | 分类号: | A62C3/00;A62C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037000 山西省大同***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区 空气压缩机 自动 灭火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区开采安全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高的矿区用空气压缩机自动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作为煤矿大型固定设备是矿山主要动力设备之一,为煤矿风动机械提供可靠的动力源。由于空压机均采用矿物油作润滑油,其润滑油随其压气过程沿整个排气通路气缸气阀室管冷却器和储气罐等形成油沉积物,它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自燃而引起空压机装置爆炸,这种现象世界各生产国都有。这在煤矿的实际生产中是十分危险的,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灾难。因此管控空压机的火灾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随着煤矿开采工作的深入发展,开采水平越来越深,瓦斯含量加大,地温升高,生产系统越来越复杂,矿用空压机的自燃已成为煤矿安全生产急需解决的隐患问题。
由于空气压缩机采用压缩机油作润滑油,压缩机油随压缩机压气过程,沿着整个排汽通道形成油沉积物,这个沉积物称之为积碳。当油浸入积碳和铁锈之中时(滞留在排气通道中),若排气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吸收了油的积碳沉淀物氧化加剧,而氧化是一种放热反应,使局部温度进一步升高而发生自燃。自燃并不一定要空气温度达到油的闪点,有时在气温为180~200℃甚至更低时发生。自燃加剧了油的蒸发。当空气中油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爆炸。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安全性能高的矿区用空气压缩机自动灭火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矿区用空气压缩机自动灭火系统,包括
PLC控制器,接收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并将检测信号转化为数值与初始预设值进行比较,分析处理,进而自动灭火系统中设置的断电器和声光报警器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隔爆电源箱,用于对PLC控制器供电,具有防爆的性能;
烟雾传感器,安装于空气压缩机周围空间,用于检测空气中粒子的浓度信息,并将该浓度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到PLC控制器中;
火焰传感器,安装于空气压缩机周围空间,利用红外线检测火焰信息,并将该火焰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送到PLC控制器中;
声光报警器,接收PLC控制器的指令,发出声光报警;
灭火器,安装于空气压缩机周围空间,接收PLC控制器的指令,进行灭火。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减小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能,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空气压缩机连接有远端电源,所述的PLC控制器通过断电器与该远端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减小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提高安全性能,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PLC控制器还通过抑爆器与空气压缩机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提高烟雾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烟雾传感器采用离子式烟雾传感器。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案,覆盖主要的探测区域,提高延误传感器的灵敏度,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火焰传感器的探测角度设置为60°。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火焰传感器的探测波长为800nm~900nm。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者操作,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PLC控制器上设置有方便操作的触控显示屏。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使用者手动操作,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灭火器设置有手动开关。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提高安全性能,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空气压缩机的主轴上安装有测量轴温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方便连接,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的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以及抑爆器均与PLC控制器无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矿区用空气压缩机自动灭火系统,通过隔爆电源箱、PLC控制器、烟雾传感器、火焰传感器、声光报警器以及灭火器等的配合,能够方便地检测到火灾隐患,及时地进行灭火,避免了发生安全事故,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科工安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机电装备科工安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1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