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779.3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73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来;秦祖泉;周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3 | 分类号: | F04D29/043 |
代理公司: | 安徽力澜律师事务所34127 | 代理人: | 王际复 |
地址: | 238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下泵轴 护套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应用于液下泵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下泵是悬臂式离心泵,轴承在流体液面以上,泵体置于液面以下,在液下泵运行过程中,叶轮转动产生的径向力对泵轴具有一定的冲击力,为避免叶轮摆动对泵的冲击,影响泵的使用寿命,通常在泵体与泵轴之间加装轴护套来保护泵轴,但目前市场上轴护套多为一个整体环状结构,套装在泵轴上,因此当轴护套损坏需要更换或维护时,需将整个泵体部分拆除,非常费事,给检修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具有拆装方便、省时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包括:泵轴、泵体、左轴护套、右轴护套、支撑架,所述泵体安装在泵轴的下部,所述泵体上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架固接,所述泵轴置于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泵体上沿与泵轴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轴护套、右轴护套填装在泵体与泵轴间的间隙内,所述左轴护套、右轴护套通过螺栓与泵体固接,所述左轴护套、右轴护套分别置于泵轴的左右两侧且组合成一个环状结构。
所述左轴护套、右轴护套上设有外沿。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优点:
1、拆装方便;
2、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左轴护套、右轴护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轴;2-泵体;3-左轴护套;4-右轴护套;5-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下泵轴护套安装结构,包括:泵轴1、泵体2、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支撑架5,所述泵体2安装在泵轴1的下部,所述泵体2上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架5固接,所述泵轴1置于支撑架5的内部,所述泵体2上沿与泵轴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填装在泵体2与泵轴1间的间隙内,所述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通过螺栓与泵体2固接,所述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分别置于泵轴1的左右两侧且组合成一个环状结构。
所述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上设有外沿,用于与泵体2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在泵体2与泵轴1间填装左轴护套3、右轴护套4,可有效防止因叶轮转动所产生的径向力对泵轴的冲击,当两个轴护套发生磨损时,只需拆除左轴护套3或右轴护套4与泵体2连接的螺栓,即可更换轴护套,不需将整个泵体2从泵轴1上拆除,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维修及更换更为方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嘉成泵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分离式电动试管刷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气囊形手持式试管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