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墨水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2877.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一凡 |
主分类号: | B43L25/04 | 分类号: | B43L25/04;B43L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00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墨水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学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墨水瓶。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在采用钢笔吸附墨水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两个问题,一者,当钢笔吸满墨水拔出时,笔头会沾满墨水,需要擦拭,否则会弄脏手;二者,当墨水瓶中剩余的墨水量较少时,钢笔很难将剩余的墨水吸附上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墨水瓶,不仅可以避免墨水弄脏笔头,同时可以提到墨水瓶墨水的利用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墨水瓶,包括瓶体以及螺纹密封旋接于瓶体瓶口处的主瓶盖,所述主瓶盖上分别设置有一延伸至瓶体底部的吸墨管以及伸入至瓶体内的进气管,所述吸墨管的内部位于管口位置设置有内凹环状刮墨软垫,进气管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进气阀,进气管的顶部设置有一按压弹性气囊,主瓶盖的上部在对应吸墨管以及按压弹性气囊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副盖和第二副盖。
进一步的,所述瓶体以及吸墨管均为透明材质所制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主瓶盖的上部在对应吸墨管以及进气管位置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柱管,所述第一副盖以及第二副盖分别于连接柱管螺纹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新型墨水瓶,每次吸完墨水,在拔出钢笔的时候,笔头会在内凹环状刮墨软垫作用下,使得钢笔笔头处的墨水被刮除干净,另外,每次在吸墨之前,可以通过连续按压按压弹性气囊使得瓶体内气压升高,进而可以将瓶体内剩余的墨水压入吸墨管内,方便进行吸墨,可以提高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瓶体;2-主瓶盖;21-吸墨管;22-进气管;23-第一副盖;24-第二副盖;25-连接柱管;211-内凹环状刮墨软垫;221-单向进气阀;222-按压弹性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墨水瓶,包括瓶体1以及螺纹密封旋接于瓶体1瓶口处的主瓶盖2,所述主瓶盖2上分别设置有一延伸至瓶体1底部的吸墨管21以及伸入至瓶体1内的进气管22,所述吸墨管21的内部位于管口位置设置有内凹环状刮墨软垫211,进气管22的内部设置有单向进气阀221,进气管22的顶部设置有一按压弹性气囊222,主瓶盖2的上部在对应吸墨管21以及按压弹性气囊222位置分别设置有一第一副盖23和第二副盖24。
其中,所述瓶体1以及吸墨管21均为透明材质所制而成;所述主瓶盖2的上部在对应吸墨管21以及进气管22位置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柱管25,所述第一副盖23以及第二副盖24分别于连接柱管25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新型墨水瓶,其在具体使用时,打开位于吸墨管21上部的第一副盖23,将钢笔或者吸墨器插入吸墨管21内,进行吸墨,吸墨完成以后,将钢笔从吸墨管21内抽出,钢笔在拔出的时候,位于吸墨管21内的内凹环状刮墨软垫211可以将钢笔笔头处的墨水刮除,使得钢笔在吸完墨水以后不会污染手指,当瓶体1内的墨水所剩不多时,可以打开第二副盖24,通过下压按压弹性气囊222,气体透过位于进气管22内的单向进气阀221进入瓶体1内,使得瓶体1内的气压升高,位于瓶体1底端剩余的较少的墨水会在气压作用下,进入至吸墨管21,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残留墨水的吸出,当瓶体1内的墨水使用完以后,可以通过拧开主瓶盖2进行加墨继续使用。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一凡,未经王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2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