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溶解氧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4100.4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岳凤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解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溶解氧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溶解氧仪。
背景技术
溶解氧仪是测量溶解在水溶液内的氧气的含量。氧气通过周围的空气、空气流动和光合作用溶解于水中。可用来测量用来对氧含量会影响反应速度、流程效率或环境的流程进行监控:如水产养殖、生物反应、环境测试(湖、溪、海洋)、水/废水处理、葡萄酒生产。
现有的溶解氧仪使用时不便于使用者正常进行观察,且不便于平稳的安放,当放置在平滑的平面时检测仪容易随着检测探头的移动进行移动,不便于进行固定,当进行手持时使用者使用有水的手去拿取仪器容易使得仪器滑落摔坏,且线缆上的水容易沿着线缆进入到线缆与仪器的连接口处,进行造成主机的损坏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溶解氧仪。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解氧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溶解氧仪使用时不便于使用者正常进行观察,且不便于平稳的安放,当放置在平滑的平面时检测仪容易随着检测探头的移动进行移动,不便于进行固定,当进行手持时使用者使用有水的手去拿取仪器容易使得仪器滑落摔坏,且线缆上的水容易沿着线缆进入到线缆与仪器的连接口处,进行造成主机的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溶解氧仪,包括连接线缆、仪器外壳和支撑板,所述仪器外壳的前表面设置有防水薄膜,所述防水薄膜的前表面上端设置有检测数据显示器,所述防水薄膜的前表面靠近检测数据显示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仪器外壳的上方一端设置有线缆连接口,所述连接线缆安装在线缆连接口上,所述线缆连接口与连接线缆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胶圈,所述连接线缆上远离防水胶圈的一端设置有检测探头,所述仪器外壳上靠近检测探头的一侧设置有探头固定夹头,所述探头固定夹头与仪器外壳的连接处设置有夹头固定支架,所述检测数据显示器、检测探头、控制按键和连接线缆均与内置电源电性连接,所述仪器外壳的下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防滑凸起,且仪器外壳的后表面设置有防滑支撑脚,所述仪器外壳的后表面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安放槽,所述支撑板安放槽的内部上端设置有支撑板固定安装架,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板固定安装架上。
优选的,所述防滑凸起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防滑凸起分别安装在仪器外壳的下端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板固定安装架通过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滑支撑脚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防滑支撑脚分别安装在仪器外壳的后表面四个拐角。
优选的,所述探头固定夹头与仪器外壳通过夹头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滑凸起便于使用进行手握式增加使用者手部与仪器间的摩擦力,进而起到防滑的效果,避免了使用者使用时仪器从手中脱落的问题,使用更加安全方便;防水胶圈固定安装在线缆的连接头上,便于在使用时将线缆的水向线缆连接口的外侧排出,避免水分进入到线缆连接口的内部;支撑板便于使用者在使用时,进行观察数据,避免了出现反光时使用者无法快速的观察仪器上的数据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防滑支撑脚便于在仪器平放时仪器随检测探头移动而移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水薄膜、2-检测数据显示器、3-防水胶圈、4-检测探头、5-探头固定夹头、6-防滑凸起、7-控制按键、8-连接线缆、9-仪器外壳、10-防滑支撑脚、11-支撑板固定安装架、12-支撑板安放槽、13-支撑板、14-线缆连接口、15-夹头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微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41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