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5042.7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莉莉;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慧 城市 楼宇 电梯 坠落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智慧楼宇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社区居民或办公室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智慧楼宇中,电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的承载工具,自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在楼宇电梯发生故障时,对保障人员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的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其中普遍的一种事故便是电梯意外下坠致人员摔伤或死亡。而且,根据我国电梯发展历程,我国的电梯正逐步进入普遍老化的关键时期,电梯的使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常规的电梯轿厢或机组用的减震垫采用天然橡胶,当电梯运行时,用于缓冲轿厢或机组,减小轿厢或机组震动的不良后果。天然橡胶减震垫一般适用于承载载重较小的电梯。人们在电梯井底坑内设置缓冲装置,进行缓冲,缓冲效果差,仅适用于对电梯冲击力的缓冲,而对于人体的冲击力无法卸载,常导致人力撞击在电梯轿厢上造成严重的骨折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单一的减震方式难以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包括电梯轿厢、液压缓冲缸、橡胶减震块和减震支撑板,所述电梯轿厢内部设有减震支撑板,减震支撑板底部通过若干减震弹簧连接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夹板,上夹板下方连接有橡胶减震块,橡胶减震块的底部连接下夹板,下夹板侧面连接挡块,挡块固定在液压缓冲缸上方,液压缓冲缸底部连接支撑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支撑板沿电梯轿厢内壁滑动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液压缓冲缸安装在下夹板的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地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支撑及减震效果,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及电梯运行的稳定性,多重缓冲,有效卸载电梯轿厢的冲击力和乘客的冲击力,有效保障电梯轿厢内乘客的生命安全。该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满足智慧城市中智慧楼宇的电梯安全要求规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轿厢、2-挡块、3-液压缓冲缸、4-支撑脚、5-下夹板、6-橡胶减震块、7-减震支撑板、8-减震弹簧、9-上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智慧城市楼宇的电梯防坠落减震装置,包括电梯轿厢1、液压缓冲缸3、橡胶减震块6和减震支撑板7,所述电梯轿厢1内部设有减震支撑板7,减震支撑板7沿电梯轿厢1内壁滑动设置,减震支撑板7底部通过若干减震弹簧8连接电梯轿厢1,当乘客进入电梯轿厢1内后,减震支撑板7具有很好的支撑及减震效果,减缓电梯运行使人体产生的超重或失重感觉,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及电梯运行的稳定性;电梯轿厢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上夹板9,上夹板9下方连接有橡胶减震块6,橡胶减震块6的底部连接下夹板5,下夹板5侧面连接挡块2,挡块2固定在液压缓冲缸3上方,液压缓冲缸3安装在下夹板5的底部,液压缓冲缸3底部连接支撑脚4,当电梯轿厢1发生坠落时,支撑脚4首先接触地面,液压缓冲缸3受挤压收缩,卸载电梯轿厢1的冲击力,然后液压缓冲缸3挤压下夹板5,下夹板5挤压橡胶减震块6,进一步卸载电梯轿厢1的冲击力,最后减震弹簧8卸载乘客的冲击力,完成最终的缓冲,多重缓冲,有效保障电梯轿厢1内乘客的生命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50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