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氨格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7536.9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1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龚剑锋;宋红兵;陈慧雁;赵允涛;程峰;卫凯华;霍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0 | 分类号: | 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格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电厂烟气脱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喷氨格栅。
背景技术
燃煤电站的脱硝系统已经成为我国NOX气体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是当前电站脱硝的主流技术,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SCR是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主要为液氨、尿素等)“有选择性”地与烟气中的NOx反应并生成无毒害的N2和H2O。在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条件下,NOx反的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
实现氨气与烟气的均匀混合是SCR设计的关键工艺之一。若因混合不均导致第一层催化剂上方局部区域供氨不足,则影响脱硝效率;若因混合不均导致第一层催化剂上方局部区域供氨过多,则氨逃逸增多,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及空预期堵塞等严重问题。因此,如何优化设计SCR烟道内喷氨混合装置尤为重要。
SCR脱硝技术中的关键设备包括还原剂制备区、反应器及喷氨格栅。其中喷氨格栅的作用便是将经过稀释的氨气喷入烟道中,使其与烟气均匀混合。
传统的喷氨格栅通常采用格栅式设计,并设置喷嘴,如图1、图2所示。在喷氨格栅支管3管道上连接数段小管道作为喷嘴4,含氨空气经过喷嘴4喷射出来,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图2中箭头所指方向),喷嘴4在烟道截面上呈简单的均匀分布。
这种方案的问题在于:单个喷嘴4的孔径较大,各个喷嘴4的流量差异较大,另外,喷嘴4的制造较为复杂,安装数量受到限制,且安装精度低,最终导致烟道截面上各个区域喷氨量差异较大。当烟气以极高的流速(最高能达到15m/s)在烟道中自下而上流动时,很难保证氨气与烟气的均匀混合。同时,由于SCR本身运行在高含尘区域,烟气中夹带的灰尘以及堆积在烟道拐角处中的灰尘量极大,而由于喷嘴4孔径大,流速小,很容易被回落的飞灰堵塞,一旦喷嘴堵塞,更加影响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喷氨格栅,通过改进氨喷射孔,优化喷氨格栅结构,改善氨气与烟气的混合效果,且有利于现场加工制造,提高制造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喷嘴防堵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喷氨格栅,包括水平布置的母管和与母管连接的支管,该支管的上半管壁上的两侧各开设一列喷孔;每列喷孔为若干个,沿支管长度方向布置;喷孔的孔心垂线经过支管的轴心,并与支管的竖直中心线呈一夹角。
进一步地,两列喷孔相互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每列喷孔沿支管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喷孔为圆孔或正多边形孔。
进一步地,夹角为0°至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传统喷氨格栅采用喷嘴相比,直接在支管上开设喷孔,省略了喷嘴的复杂结构,有利于现场加工制造,提高制造精度;由于喷孔夹角的存在,提高局部扰流程度,增加混合强度和接触时间,还可一定程度上防止喷孔防堵;而且,相较于喷嘴的孔径大且尺寸固定,本新型喷氨格栅可根据需要在制造时调节孔径大小,减小孔径,增加喷孔数量,可提高喷氨均匀程度和速度,有效防止堵塞。由于喷孔夹角、孔径及数量的可调节,以及制造的方便性,制造时提供了多种选择,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参数进行设计及制造,效果好,应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喷氨格栅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喷氨格栅喷嘴位置示意图。
图3为新型喷氨格栅支管俯视示意图。
图4为新型喷氨格栅支管截面图。
图中:1-烟道壁板;2-母管;3-支管;4-喷嘴;5-喷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喷氨格栅,其母管与支管的连接及布置与如图1所示的传统喷氨格栅是一样的,都是水平布置在烟道一截面上,不同之处就在于本格栅对喷嘴4的改进。图3为本格栅的支管3俯视示意图,以支管3管道轴线为对称轴,直接在该支管3上轴两侧均匀开设两列喷孔5作为氨喷射孔,为增加喷氨均匀效果,两列喷孔5相互交错布置,即两列喷孔5不上下正对,相互错开。喷孔5可为圆孔、正多边形孔或其他形状的孔,本实施例以圆孔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75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CR系统烟、氨混合气均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硫化氢脱硫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