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书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8169.4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潘燕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建之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软翰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80 | 代理人: | 吴雅丽 |
地址: | 518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书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防伪标签应用于图书行业,防伪标签帮助读者迅速的鉴别图书的真伪,为读者的权益提供了保障。现有的图书防伪标签主要针对防伪方面,而在防止电商低价销售、经销商跨区销售问题并提供增值服务方面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图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电商低价销售、经销商跨区销售问题并提供增值服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图书管理系统,包括:
生成与每本图书一一对应的防伪码、溯源码、增值服务码三码合一的图形标识码,并管理图书信息和提供增值服务的云服务器;
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连接,将与每本图书一一对应的图形标识码印于标签上,并将标签贴设于对应图书上的打印贴标机;
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连接,通过扫描标签上的图形标识码上传图书流向及图书出入库信息至云服务器的物流扫描仪;
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连接,通过扫描标签上的图形标识码激活增值服务并上传图书已卖出信息至云服务器的销售扫描仪;及
通过扫描标签上的图形标识码从云服务器获取增值服务及图书真伪、图书流向信息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于云服务器,为出版社与读者提供互动服务网站平台的应用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于云服务器,获取并记录统计读者信息,建立读者大数据的数据服务器。
进一步地,所述销售扫描仪包括:用于人工销售端的手动扫描仪;及用于自动销售端,自动扫描图形标识码的自动扫描仪。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扫描仪还用于扫描读者用于自提图书的二维码。
进一步地,所述标签还包括印设有商标的商标标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出一种图书管理系统,将防伪码、溯源码、增值服务码三码合一的图形标识码印于图书上的标签上,进而通过对图形标识进行扫描来实现对图书的出版、印刷、物流、销售及增值服务各环节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达到了有效防止伪造、低价销售及窜货,稳定、统一图书市场及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的技术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还建立读者大数据并为出版社与读者提供互动服务网站平台,为出版社与读者之间建立桥梁,丰富了图书售后服务内容,保障读者权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书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云服务器10
打印贴标机20
物流扫描仪30
销售扫描仪40
手动扫描仪41
自动扫描仪42
移动终端50
应用服务器60
数据服务器7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若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云服务器10、打印贴标机20、物流扫描仪30、销售扫描仪40及移动终端50。
云服务器10生成与每本图书一一对应的防伪码、溯源码、增值服务码三码合一的图形标识码并管理图书信息和提供增值服务。云服务器10将生成的图形标识码通过互联网发送至打印贴标机20,打印贴标机20将图形标识码印于对应图书的标签上。
打印贴标机20通过互联网与云服务器10连接,将与每本图书一一对应的图形标识码印于标签上,并将标签贴设于对应图书上,“一书一签”,确保每本图书的唯一性,方便对图书进行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建之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建之友贸易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81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