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树木移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8707.X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程平;张志刚;阿力比亚提·玉素甫;杨璐;郑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3/04 | 分类号: | A01G23/0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博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65110 | 代理人: | 王志刚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木 移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学树木的移植设备的设计与研发,具体涉及一种树木移栽装置。
背景技术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移栽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林木死亡,实践中确实也是如此。现在城市和道路建设中对于大树和古树的各种移栽需求很多,树木被移植移栽几乎天天都在发生,但是目前移栽树木的方法简单粗暴,尤其是针对直径在20cm 以上的大树,在干旱灌溉区直接进行移栽很容易死亡,主要原因就是移栽前大树的各系没有很好的集团分布式生长,直接移栽死亡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干旱灌溉区地径大于20cm的大树、古树名木的移栽装置。该装置改变了干旱灌溉区大树和古树名木常规移栽的方法和导致树木死亡的致命缺点,根据和利用树木根系的向肥、向水生长特性,突破了干旱灌溉区环境条件下移栽树木根系土球吸收根缺乏的关键技术,在移栽前通过水、肥定向、定位供给,诱导树木吸收根系在预定的位置和方向大量萌发和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树木移栽装置,包括移栽树木及移栽树木带根系的圆形土球,以所述移栽树木为圆心,距离土球20cm的圆周上内侧均布设置若干个圆柱形竖孔,竖孔内设置着底部具有盲端的开口竖管,在竖管侧壁上面朝移栽树木方向上,竖直设置若干个透水孔,在竖管顶端开口处设置着球状滴水头,通过输水管一端连接滴水头,另一端连接储水罐。
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竖孔直径为1.5-2.5cm,深度0.8-1m,相邻竖孔的间距为15-25cm。
进一步优化设计,竖管的高度略大于或等于竖孔的深度。
进一步优化设计,透水孔的孔径为0.5-1cm;所述相邻透水孔的间距为1-3cm,最上端的透水孔距离顶端的距离为5cm,最下端的透水孔距离顶端的距离为5cm。
进一步优化设计,竖管内设置着设有起透水和缓释的材料层。
进一步优化设计,材料层为符合建筑材料标准的粗砂或珍珠岩。
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储水罐离地面1-2m。
进一步优化设计,所述球状滴水头上均布设置出水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针对干旱灌溉地区,利用特殊的方法,改变了以上造成移栽树木死亡的主要因素,根据和利用根系的向肥、向水生长特性,在移栽前通过水、肥定向、定位供给,诱导树木吸收根系在预定的位置和方向大量萌发和生长,即:诱导树木吸收根系在预定挖掘的土球范围内大量萌发和生长,之后再采用挖掘的方法对树木挖掘,保证了移栽树木根系土球包含大量的支撑根、输导根和吸收根,极大的保全了根系的完整性,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树木移栽成活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竖管与储水罐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树木移栽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移栽树木1及移栽树木带根系的圆形土球5,以所述移栽树木1为圆心,距离土球20cm的圆周上内侧均布设置若干个圆柱形竖孔2,竖孔2内设置着底部具有盲端31的开口竖管3,在竖管3侧壁上面朝移栽树木1方向上,竖直设置若干个透水孔32,在竖管3顶端开口处设置着球状滴水头40,通过输水管一端连接滴水头40,另一端连接储水罐4。
所述竖孔2直径为1.5-2.5cm,深度0.8-1m,相邻竖孔2的间距为15-25cm。所述竖管3的高度略大于或等于竖孔2的深度。所述透水孔32的孔径为0.5-1cm;所述相邻透水孔32的间距为1-3cm,最上端的透水孔距离顶端的距离为5cm,最下端的透水孔距离顶端的距离为5cm。所述竖管3内设置着设有起透水和缓释的材料层30。所述材料层30为符合建筑材料标准的粗砂或珍珠岩。所述储水罐4离地面1-2m。所述球状滴水头40上均布设置出水孔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林业科学院,未经新疆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87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