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式离心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8948.4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谢照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照才 |
主分类号: | B04B7/08 | 分类号: | B04B7/08;B04B11/02;B04B7/00;B04B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卜永利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离心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杂质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螺旋式离心分离机。
背景技术
离心分离机是一种利用转鼓带动液体物料高速旋转生产的离心力来强化分离过程的分离设备。与用过滤器来过滤液体物料中杂质的效果相比,离心分离要好得多,并且过滤器无法去除油品物料中的水份。但常用离心分离机却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和不能移动的缺点,还存在拆洗、清渣工作繁复等缺点(具有自动排渣功能的离心分离机一般均为中大型,不适用点多面广量小的实际应用场合)。工程中大量使用的工作油、润滑油等很少利用离心分离机实现油品净化,造成油品的浪费和机械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离心分离机,采用螺旋式分离体,需分离液体物料在分离鼓内流过的路径更长,分离效果更好,因此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可移动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机械、船舶、化工、医药、食品、轻工等行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式离心分离机,包括转鼓,转鼓转动架设在机架上并由电机带动旋转;转鼓内部固定有螺旋分离体并随转鼓同轴转动,螺旋分离体外周设有螺旋向上的螺旋叶片;转鼓设有流向至螺旋分离体底部的液体物料流入通道,螺旋分离体顶部设有环形的隔相盆,隔相盆由螺旋分离体向转鼓侧壁方向延伸并与转鼓侧壁之间留有间隙;转鼓顶部设有轻相液排出孔和重相液排出孔,轻相液排出孔连通隔相盆与螺旋分离体之间的空间,重相液排出孔连通隔相盆与转鼓顶壁之间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转鼓顶部设有调节重相液排出孔口径大小的密度环。
优选的,所述转鼓包括分离筒盖和分离筒架,分离筒盖呈锥形并盖合在分离筒架的顶部开口处,隔相盆呈锥形并固定在分离筒盖下方。
优选的,分离筒架内壁贴合有可拆卸的集杂杯。
优选的,所述的分离筒架中心设有立柱,螺旋分离体固定在立柱外壁;立柱顶部开槽,槽口连接物料接口,槽侧壁设有通孔,螺旋分离体与立柱之间形成所述液体物料流入通道,液体物料流入通道上端连接槽侧壁的通孔,下端延伸至螺旋分离体底部。
优选的,所述转鼓外部形成有两个腔室,分别为轻相液排出腔室和重相液排出腔室,轻相液排出腔室连接轻相液排出孔,重相液排出腔室连接重相液排出孔。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的径向截面为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机架之间设有减震垫圈和/或减震器。
优选的,所述机架外周设有一圈扶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进料沿转鼓中心引入(轴向进料),在螺旋叶片间沿螺旋面向内向上流动,重相液及固体物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流动,最后固体物质被甩到转鼓壁上。密度小的净液向中心流动,从上端溢流流出。由于螺旋面足够长,从而使密度较小的杂质也能得到较满意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鼓的爆炸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鼓的爆炸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转鼓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心原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电机;2a、电机轴;2b、减震器;2c、减震垫圈;3、扶手;4、盆座;5、重相液出口;6、轻相液出口;7、手柄轮;8、进料管接头;9、顶盖;10、转鼓;101、大螺帽;102、密度环;103、分离筒盖;103a、支撑棱;103b、凸块;104、隔相盆;105、螺旋分离体;105a、螺旋叶片;105b、套管;106、集杂杯;107、分离筒架;107a、立柱;107a1、通孔;107a2、凸棱;11、大隔板;12、小隔板;M、重相液排出腔室;N、轻相液排出腔室;X、轻相液排出孔;Y、重相液排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
一种螺旋式离心分离机,如图2所示,包括转鼓10,转鼓10转动架设在机架1上,机架1底部架设电机2,电机轴2a向上伸出并连接转鼓10以带动转鼓10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照才,未经谢照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8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