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汤两用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29802.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0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严立军;陈亮;罗欣;武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02 | 分类号: | A47G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付茵茵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汤 两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餐具,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既可吃面条状食物也可喝汤状液体的面汤两用勺。
背景技术
勺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餐具之一,使用非常广泛。在生活中,很多人吃面的时候会需要喝汤,但是一般情况下,吃面一般用筷子或者叉子,但是却不能喝汤,喝汤还得重新用勺子,切换餐具降低了用餐体验。
市场上也存在同时具备勺子和叉子功能的餐具,例如在勺柄的一端设有勺体,另一端设有叉体;在勺柄的前端设有勺体,在勺体的前端设有叉齿等。现有的带勺叉功能的餐具具有如下缺点:1.勺体和叉体需要前后调转使用,操作不便,使用时容易沾染汤汁;2.叉齿开设在勺体的前端,勺体功能受影响,无法方便的装载足量汤汁,形同摆设。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在不影响勺体功能的基础上兼具叉子功能的面汤两用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面汤两用勺,包括勺柄和与勺柄前端连接的勺体,还包括一根支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支叉固定在勺体的一侧,支叉和勺体的侧边留有间隙,从而支叉、间隙、勺体的侧边形成一格叉齿。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的后端连接于勺体的后部。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与勺体之间的间隙的宽度从前往后不变。
作为一种优选,间隙的宽度为3-6mm。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的前端设有防止刮伤口腔的圆头部。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与勺体、勺体与勺柄之间平滑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勺体、勺柄一体注塑成型。
作为一种优选,勺体为圆形、椭圆形或水滴形。
作为一种优选,支叉的形状为与勺体的相邻侧边形状相应的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勺柄的后部设有挂孔。
总的说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无需调转餐具使用即具有勺子和叉子功能,勺体功能不受影响,节省用餐时间,减少用餐步骤,提升用餐体验。
2.结构精简,外形美观,使用方便,工艺合理,应用广泛。
3.勺体、勺体与支叉的整体均采用平滑的造型,易于收纳,不易折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其中,1为支叉,2为勺体,3为勺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面汤两用勺,包括勺柄、勺体、一根支叉。
勺体为普通椭圆形勺子的形状和尺寸,位于勺柄的前端,具有同普通勺子一样的勺汤功能,而并未因增加叉子功能而削弱勺子功能。支叉位于勺体的左侧,支叉的后端连接勺体的后部,支叉的前端为自由端,支叉的形状为与椭圆勺体的侧边形状相应的弧形,支叉的前端设有防止刮伤口腔的圆头部(即将前端磨圆滑)。支叉与勺体的侧边设有间隙,间隙的宽度从前往后逐渐增大,间隙的宽度为3-6mm。支叉的宽度不宜太宽,以免增大了面汤两用勺的总体宽度而影响就餐体验,采用不易断裂的宽度即可。支叉、间隙、勺体的侧边形成一格叉齿,该叉齿位于面汤两用勺的一侧的边缘部位,只占据较小的面积,小于勺体、间隙、支叉总和的四分之一。勺体的外围为平滑的圈状,勺体连同支叉的外围也为平滑的圈状。勺柄的后部设有挂孔。支叉与勺体、勺体与勺柄之间平滑连接。支叉、勺体、勺柄一体注塑成型。
用餐时,只需将面汤两用勺侧起,就可以用来吃类似面条状食物,喝汤时,只需将其当普通勺子使用即可,功能结构很简单,无特殊的使用技巧,适用广大用户群体。
上述实施例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29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