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现场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0277.5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朱英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 现场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公园建设中淤泥处理,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污水现场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各大城市都在进行湿地公园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利用原有池塘、低洼地等进行建设,存在大量淤泥,常用的施工办法是淤泥清理外运、块石固淤等施工办法,此方法施工成本较大,施工周期也较长,更会导致淤泥外运的环境污染及没有倾倒地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司设计一种装置可将淤泥现场原地处理利用掉,省去了将污泥外运这一步骤,对污泥进行循环重新利用,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也解决了淤泥外运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现场处理装置,本装置是将淤泥在现场原地处理利用掉,对污泥进行处理后循环重新利用,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也解决了淤泥外运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污水现场处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连接在分离装置一下侧用于烘干污泥的烘干装置以及用于搅拌淤泥与外进土的搅拌装置;所述的分离装置的上方连接有污泥输入管道,下方连接有排水管道;所述的分离装置内设有第一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装置穿过分离装置上的一开口;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上设有一滤网式传送带;所述的烘干装置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并通过第二传送装置与搅拌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搅拌装置上设有自动搅拌轴、外进土装置以及污泥输出管道。
其进一步地特征如下:
所述的烘干装置的上端面、侧端面均为敞开式装置。
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高于烘干装置。
所述的第二传送装置高于搅拌装置。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是将淤泥在现场原地处理利用掉,对污泥进行处理后循环重新利用,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也解决了淤泥外运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泥输入管道2、分离装置3、烘干装置4、搅拌装置41、自动搅拌轴42、外进土装置43、污泥输出管道51、第一传送装置52、第二传送装置6、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一种污水现场处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2、连接在分离装置2一下侧用于烘干污泥的烘干装置3以及用于搅拌淤泥与外进土的搅拌装置4;所述的分离装置2的上方连接有污泥输入管道1,下方连接有排水管道6;所述的分离装置2内设有第一传送装置51,第一传送装置51穿过分离装置2上的一开口;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51上设有一滤网式传送带;所述的烘干装置3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52,并通过第二传送装置52与搅拌装置4相连接;所述的搅拌装置4上设有自动搅拌轴41、外进土装置42以及污泥输出管道43。
其进一步地特征如下:
所述的烘干装置3的上端面、侧端面均为敞开式装置。
所述的第一传送装置51高于烘干装置3。
所述的第二传送装置52高于搅拌装置4。
本污水处理装置是将污水在现场原地处理利用掉,当污泥输入管道1伸入鱼塘中,打开水泵将污水吸至分离装置2中进行分离,污水经过分离装置2中带滤网式的第一传送装置51后污泥被留在传送带上运输至烘干装置3上进行烘干,过滤出的水则通过排水管道6排出至鱼塘重新利用,待污泥烘干至一定程度后经过第二传送装置52送至搅拌装置4中与外进土混合搅拌,污泥与外进土按照1:4的比例混合搅拌后通过污泥输出管道43输送至鱼塘的前滩区填土施用,用于前滩区种植水生植物。此装置对污泥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工程造价也解决了淤泥外运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02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污分离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漏泄通信的矿井检修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