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弃物低氮热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219.4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6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龚叶盛;马玲;娄慧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33;F23G5/04;F23G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弃物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弃物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弃物低氮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高速发展,其中固废、废液、污泥、废气等废弃物热处理量与日俱增,但都是选用单一的回转窑式、热解气化炉式或者炉排炉式热处理设备工艺。
回转窑式焚烧炉的炉型技术成熟,适用于处理各种不同形状的固液体废物。回转窑可以分别接受固体及液体进料,也可以将桶装或大块固体废物直接送入窑内处理。窑内气体湍流程度高,气、固体接触良好。窑内固体停留时间可以由回转窑转速的调整而控制。窑内温度可调整,配以烟气在二燃室内的充分燃烧可以有效摧毁有毒有害物质。其缺点是对机械方面的技术要求高,投资大,保养费用较高;热效率较低;过剩空气需求高于热解焚烧炉,烟气中尘浓度高;整个系统要求气密性好,给操作运转带来困难;固体废物对耐火材料具有很强的磨蚀作用,使材料费用增加;集中停炉检修时间较长;对于中小型废物处置装置,其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率低。
炉排炉在垃圾的焚烧历程中发展成为技术最成熟、处理规模较大的生活垃圾焚烧炉。其优点是处理量大,进料口宽,垃圾在炉内分布均匀,料层稳定,采用层燃方式,燃烧完全。运行时可视炉内垃圾焚烧状况调整。可调节炉排转速,控制垃圾在炉内的停留时间,使其燃烬。由于鼓风机压头小,风机所需功率小,故动力消耗少。因为垃圾在炉排上燃烧,而且不掺燃煤,所以烟气中粉尘含量低,减轻了除尘器的负担,降低了运行成本。其缺点是活动炉排和固定炉排等关键部件由耐热合金钢制造,设备造价较高。而且由于燃烧速度慢,炉床的负荷小,所以炉子的体积较大,厂房面积增大。同时炉体散热损失增加。
热解气化炉具有技术先进、工艺可靠、操作简便安全、投资省、烟气含尘量低、烟气氮氧化合物含量低、运行及维护费用低、使用寿命长,入炉废物可以不需进行分拣等优点。其缺点是产能较低。
废物经回转窑或炉排炉后,产生的烟气进入二燃室进一步热处理,二燃室出口烟气氮氧化合物(NOx)浓度可达700-800mg/Nm3;根据物料和辅助燃料的性质而不同甚至可能会更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要求,脱硝的要求越来严格。某些重点区域的氮氧化合物(NOx)浓度排放要求达到200mg/Nm3,甚至到100mg/Nm3。
废弃物热处理烟气脱硝技术主要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脱硝技术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SNCR可以通过喷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将氮氧化合物(NOx)还原为N2,但效率有限。SCR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可以进一步脱硝,但是对烟气的温度和含硫量有严格的要求,催化剂昂贵,操作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废弃物低氮热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废弃物低氮热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一废弃物入口和第二废弃物入口,所述第一废弃物入口连接有至少一个热解气化炉,所述第二废弃物入口连接有回转窑;所述废弃物低氮热处理装置还包括二燃室;所述二燃室包括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入口,所述第一烟气入口对着燃烧火焰的主体部,所述第二烟气入口对着燃烧火焰的火上风部;所述热解气化炉的烟气出口通过两个管道连接于所述二燃室,所述回转窑的烟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于所述二燃室;所述热解气化炉的烟气出口的一个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烟气入口,所述热解气化炉的烟气出口的另一个管道与所述回转窑的烟气出口的管道共同连接于所述第一烟气入口;所述二燃室还连接有后续烟气处理系统。
较佳地,所述第一废弃物入口与热解气化炉之间还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烘干机、第一破碎机和第一搅拌机;所述第二废弃物入口和所述回转窑之间还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二烘干机、第二破碎机和第二搅拌机。
较佳地,所述热解气化炉为两个,两所述热解气化炉并联设置。
较佳地,所述回转窑为顺流式回转窑,或为逆流式回转窑。
较佳地,所述热解气化炉为固定式热解气化炉,或为旋转式热解气化炉,或为螺杆式热解气化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第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