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继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299.3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1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佑;谭介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8 | 分类号: | H01R12/78;H01R12/8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继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继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以机械接触方式连接两条扁平电缆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具有可挠性的扁平电缆,例如软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简称软板)或软性扁平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FFC,简称软扁平电缆),都是通过一电连接器以连接一电子组件于电路板。上述电连接器通常是焊接固定于电路板上,电连接器具有多根端子,端子的一端焊接于电路板,另一端再接触扁平电缆的导体。因此电连接器位于扁平电缆与电路板之间,作为电气信号及电力的转接。
上述扁平电缆的连接方式,扁平电缆需要配合电子组件与电路板之间的距离,另一面,此种方式非常限制扁平电缆的走线摆设。
此外,常有的应用为扁平电缆的一端焊接于转接板,再连接一公头连接器亦或直接固定于该公头连接器,扁平电缆的另一端是带有金手指或导电垫。使用上,扁平电缆一端的公头连接器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母头连接器,而另一端则连接于一般软扁平电缆FFC连接器或软板FPC连接器。
再者,另一种应用为两端皆是带有金手指或导电垫,两端连接于电路板上的不同的电连接器上。
然而,上述两种应用都限制了扁平电缆的走线摆设,亦对于量产上的物料储备容易产生余料的浪费。若设备内部也有分隔的机构设置时,例如笔记本电脑的屏幕与键盘,由于一般FFC连接器或FPC连接器若要确实紧固该FFC或FPC,大多数的紧固构件需要手动操作,故此应用上将会造成组装上的困难。若改使用一般FFC或FPC连接器又容易造成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继电连接器,通过机械接触方式连接两条扁平电缆,中继电连接器的端子不焊接固定于电路板,扁平电缆可以接续而加长延伸,并且扁平电缆的走线摆设的安排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继电连接器,可以将两条扁平电缆固定地挟持于两端,避免扁平电缆从电连接器松动而脱落的情形,以确保电气信号的导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案,提供一种中继电连接器,用以连接第一扁平电缆及第二扁平电缆,所述中继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座体、多个中继端子、第一盖体及第二盖体。所述绝缘座体具有第一容置区以固持所述第一扁平电缆的一端、及第二容置区以固持所述第二扁平电缆的一端,该绝缘座体具有多个连通所述第一容置区及所述第二容置区的端子槽。所述绝缘座体包括一底板、一对侧板由所述底板的两侧局部向上延伸、及一上隔板连接于一对所述侧板。多个中继端子收容于所述多个端子槽内,每一所述中继端子具有一非焊接的第一弹臂、一非焊接的第二弹臂及一弯折连接于所述第二弹臂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延伸至所述第二弹臂的上方;所述第一弹臂具有一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弹臂具有一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接触部的局部突出于所述端子槽。所述第一盖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第一容置区,并压抵所述第一扁平电缆电性导接于多个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盖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绝缘座体的所述第二容置区,所述第二盖体可翻转的位于一打开状态或一盖合状态,所述支撑臂穿过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端,并在所述盖合状态配合所述第二盖体以加强压抵所述第二扁平电缆电性导接于多个所述中继端子的所述第二接触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括至少一限位件,该至少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绝缘座体内以挡止所述第一扁平电缆及所述第二扁平电缆。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座体还包括一对收容槽,该对收容槽分别位于多个所述端子槽的两侧并且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置区及所述第二容置区,一对所述限位件分别插设于一对所述收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盖体沿着垂直于所述绝缘座体的方向扣合于该底板;所述第二盖体的自由端由上而下的转动以盖合于该绝缘座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两侧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区各形成一卡勾、及一挡块,所述第一盖体卡扣于所述底板的所述卡勾。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中一对所述侧板各形成一枢接槽,所述第二盖体的两侧各突出一转轴,所述转轴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枢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盖体具有一盖板及一连接于所述盖板的压接板,所述压接板具有一底轴及多个位于所述底轴及所述盖板之间的通槽,多个所述通槽对应于多个所述端子槽并且对应地收容多个所述支撑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贝尔威勒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2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室外机柜的交流配电单元
- 下一篇:一种无线操控的双电源转换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