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1708.X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1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芳;杨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4 | 分类号: | E01C5/04;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508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海绵 人行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方案设计,特别是一种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设计,属于城市给排水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道路建设,依靠普通砖体或混凝土铺设,下雨时砖体和混凝土不吸水和渗水,路面湿滑,雨水的排放依靠城市排水管道进行。经常会因为大雨、暴雨、排水量大、排水池堵塞而造成道路积水,甚至出现内涝等现象。同时雨水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管道而排出,使城市路面的雨水(淡水资源)利用率低。
为了解决下雨城市人行道路和道路的排水及储水等问题,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成为像海绵体一样,能够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和净水的作用,化解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使之成为收放自如的水弹性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给排水管网本身的作用。
因此设计一种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能高效的进行城市雨水的收集、净化、存储和渗透,并且能够与城市排水管网进行融合,是城市海绵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也是该理念推广的重要因素。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无砂混凝土,透水地坪。是由骨料、水泥、增强剂、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 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具有收集、净化、存储和渗透的功能,解决雨水灾害的同时,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包括铺设于地表的可进行雨水渗透的地表渗透层,和设置于地表渗透层下用于雨水进行收集的第一蓄水池,第一蓄水池采用机制透水砖砌成,各第一蓄水池间通过连接管道连通,在相互连通的第一蓄水池中,至少一个第一蓄水池上设置有用于与城市管网连通的溢流管,该第一蓄水池还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蓄水池,该第二蓄水池上设置有用于第一蓄水池内的水进入池内的进水口,和用于从池内采水的采水口,人行道边缘设置有路沿砖和安装于路面与路沿砖匹配的路平砖,路沿砖与路平砖间形成有导流沟,该导流沟所在的路沿砖砖体上开设有穿透路沿砖且斜向下的导流孔,路沿砖下方还设置有槽沟,该槽沟宽度延伸至地表渗透层下,至少一个第一蓄水池与槽沟连通。该装配式海绵人行道系统,通过人行道上铺设渗透层的设计,使雨水落在人行道上时能够渗透,在经过渗透层中,有效将雨水中的杂质过滤,使雨水净化,同时,道路路面的水进入到倒流沟,再由导流孔进入路沿石背后的渗透层内,以达到净化过滤的作用。雨水(积水)通过渗透层后,下面的土壤吸收的水是有限的,因此设计了由机制透水砖砌成的第一蓄水池,第一蓄水池的采用可渗透设计使得在池内的水可往土壤进行渗透,大大提高土壤内的雨水进入量,并且具有延时渗透的功能,过滤后的水进入到第一蓄水池中进行临时储存,为了方便采集水和不让水流失,在第一蓄水池中设计了不透水第二蓄水池,第一蓄水池中的液位高过第二蓄水池的进水口后水进入第二蓄水池,当第二蓄水池里雨水液位到一定高度进入其他第一蓄水池,以解决单个第二蓄水池和第一蓄水池容量小的问题,液位过高时则排放至排水管网中,解决储存水和排水的问题。路面的积水流向两侧后流入导流沟,通过导流孔进入渗透层,由于水量较大,在下方设置槽沟,通过槽沟引入第一蓄水池,从而解决路面积水直接排放至管网的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该系统具有收集、净化、存储和渗透功能为一体的优点,以地表渗透层、蓄水池、蓄水箱和溢流管为主体,组成了一个有机功能的海绵细胞,并且各海绵细胞间的通过连接管道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结合路沿砖、路平砖和槽沟的设计,有效解决路面雨水收集的问题。
进一步的,该槽沟位于路沿砖下的宽度占总宽度的1/4-1/2。采用该设计能够保证对路沿砖的支撑。
进一步的,该槽沟位于路沿砖下的宽度占总宽度的1/3。
进一步的,各个蓄水池均与槽沟连通。确保槽沟内的水及时回收。
进一步的,该地表渗透层包含至少一层透水层,该透水层采用机制透水砖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德阳顺辉建材有限公司;德阳华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17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块和土工格室
- 下一篇:一种连锁路面砖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