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正锁合矫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316.5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1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顾敏;张彦;刘艳;杨煦;钱文娴;刘珏;刘华联;杨旭;王林;陈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7/00 | 分类号: | A61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常俊虎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锁合 矫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齿正畸矫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单侧后牙的正锁合矫治器。
背景技术
根据上下后牙的颊舌位置关系,锁在临床上可分为正锁合和反锁。正锁合是指上颌后牙舌尖的舌斜面位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的颊侧,合面无咬合接触,临床较为多见;反锁是指上后牙颊尖的颊斜面位于下后牙舌尖舌斜面的舌侧,合面多无咬合接触,临床上较少见。
传统的后牙正锁合的矫治大多都是单纯地通过上下牙交互牵引实现,这样的矫治方式通常还需要在非锁侧加颌垫垫高以便提供牙齿纠正的垂直向空间,操作麻烦,患者佩戴舒适度较差且难以清洁颌垫内嵌塞的食物,同时,单纯交互牵引上下颌牙齿会造成后牙区域牙齿的伸长,矫治效果差且影响患者的咬合和面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锁合矫治器,其不需要通过上下牙颊舌侧交互牵引,也无需在非锁侧增设颌垫,更不需要患者密切配合每天摘戴,只需要用粘结剂固定在牙齿上,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舒适度良好,能自我清洁口腔且矫治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正锁合矫治器,其包括扩弓器、第一基托、第二基托、第一带环以及第二带环,所述扩弓器包括螺杆、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分别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一带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托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二带环分别与所述第二基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锁合矫治器还包括第三带环,所述第三带环与所述第一基托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均设置有与牙齿牙冠对应的正畸托槽。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环和所述第二带环均通过铸造成型且均包括与牙齿牙冠尺寸匹配的环形铸造冠。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锁合矫治器还包括牵引钩,所述牵引钩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基托。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托和所述第二基托均为透明塑料材质。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一带环的一端分别预埋于所述第一基托内,所述第二基座与所述第二带环的一端分别预埋于所述第二基托内。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杆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杆转动的插孔。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托和所述第二基托对应所述插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避位缺口。
进一步地,在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锁合矫治器还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插孔匹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正锁合矫治器包括扩弓器、第一基托、第二基托、第一带环以及第二带环,扩弓器包括螺杆、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与螺杆螺纹连接,第一基座和第一带环分别与第一基托固定连接,第二基座与第二带环分别与第一基托固定连接,使用时,第一带环和第二带环分别粘结固定于上颌两侧牙齿,旋转螺杆即可驱动两个基托相对远离或者靠近,从而有效牵拉正锁合牙齿以实现矫治,并且本正锁合矫治器不需要通过上下颌牙齿跨颌橡皮圈交互牵引,也无需在非锁侧增设颌垫抬高咬合,更不需要患者密切配合每天摘戴,只需要用粘结剂固定在牙齿上,不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患者容易清洁口腔,舒适度良好,且矫治效果佳,从而有效弥补了现有的矫治器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锁合矫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扩弓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锁合矫治器的放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正锁合矫治器的使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织面料(2017‑149)
- 下一篇:织物(ps013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