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661.9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麦克菲自动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1/024;F15B2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折弯 常开 式充液阀阀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弯机液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
背景技术
充液阀是一种液控单向阀,一个方向止流,另一个方向自由流通,先导动作是由油口供压的控制阀芯用液压实现的,由此而直接打开主阀。这种阀是为叠加系统而设计的,即在一个基础件上可以叠加各种各样的其它类别的液压阀。充液阀从阀口的工作状态上来分,可分为:常开式(即正常状态时,阀口打开,充液阀处于开启状态)和常闭式(正常状态下,阀口关闭,充液阀处于关闭状态)。
目前,虽然常开式充液阀具有吸油充液过程中不需要克服弹簧力,减小吸油阻力的优点,但其结构复杂,制造要求也较高,一般情况下很少采用。因此,市场上应用较多的是常闭式可控型的充液阀或大液控,但其存在安装不方便和充液阀容易损坏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液阀主体,所述充液阀主体与远程调压阀和油缸连接,所述充液阀主体包括主压力阀、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安全阀、背压阀、第一节流孔、第二节流孔、节流阀和单向阀,所述主压力阀为二通插装阀,先导元件为先导溢流阀;所述充液阀主体的P口内侧分别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和二通插装阀的A口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分别与第三电磁阀的一端、第一节流孔的一端以及单向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节流孔连接至充液阀主体的FA口内侧,所述第一节流孔和单向阀的另一端并联,并与充液阀主体的MA口内侧和A口内侧连接,所述充液阀主体的B口内侧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的一端、节流阀的A口、安全阀的P口以及充液阀主体的MB口内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与背压阀的P口连接,所述节流阀的B口与第二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另一端与背压阀的T口并联,并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和充液阀主体的FB口内侧连接,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和安全阀的T口并联,并与二通插装阀的B口和充液阀主体的T口内侧连接,所述充液阀主体的X口外侧与远程调压阀的P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液阀主体的P口为压力油进油口,T口为回油口,A口接油缸上腔,B口接油缸下腔,FA口接充液阀控制口,X口接远程调压阀P口,MA口为油缸上腔压力测量口,MB口为油缸下腔压力测量口。
进一步的,所述二通插装阀为NG16二通插装阀。
进一步的,所述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为NG1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液压系统与普通折弯机(扭轴同步)配套,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40~220t普通折弯机,控制流量75L/min;同时,油路控制块采用了螺纹式插装阀,逻辑阀,优化了液压系统油路,大大减少阀体的体积以及阀体的调试难度,不易发生漏油现象;此外,克服了常开型充液阀的结构复杂,制造安装复杂及消耗大的困难,整体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液压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折弯机的常开式充液阀阀组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充液阀主体,2-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3-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5-背压阀,6-节流阀,7-安全阀,8-第一节流孔,9-单向阀,10-第二节流孔,11-第三电磁阀,12-先导溢流阀,13-远程调压阀,14-二通插装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麦克菲自动控制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麦克菲自动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