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牵引式翻板单向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2836.6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姜天佑;鲁晓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天佑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皇岛***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牵引 式翻板 单向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牵引式翻板单向阀,属于阀门领域,可用于地漏、排水等设施。
背景技术
市场上防臭防反溢地漏较为普遍的有水封式防臭地漏、T型地漏、硅胶式密封地漏,这些地漏的开合机构普遍放在下水管内部,为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地漏芯的直径要比下水管小,再除去开合机构上的非开启部位,导致下水孔较小,不利于大流量排水,堵塞初期不易被发现,造成反味或者下水变慢,且不易清理,管内开启的方式一般要将地漏芯做的较长,不适合较浅的排水管道安装。T型地漏:要加弹簧、磁铁、浮球之类的装置来闭合水门,开启往往需要较大水压,容易造成漫溢,且水门与管壁相连处容易粘连头发,造成堵塞,弹簧、磁铁等装置时间久了容易失效,影响使用寿命。普通水封式地漏:下水慢,口壁上还会挂一些头发之类的异物,水干了还会散发异味。硅胶式密封地漏:下水慢,且因材质问题容易粘连污物,后期容易闭合不紧而反味。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翻板地漏,是管内开合,要么重力配重部分占去大量空间影响下水,要么就是采用弹簧、磁铁等易损件,寿命受限,双翻板地漏还容易在中轴位置粘挂头发。为此,有必要对上述结构的地漏进行改进和完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力牵引式翻板单向阀,安装在地漏中,使地漏排水量增大、避免堵塞情况的发生。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重力牵引式翻板单向阀,包括筒体、翻板、牵引坠和密封板,翻板一侧与轴一体成型,轴与筒体上的轴孔连接;翻板形状为筒体横截面内接四边形加四边形一条边上的圆弧组成,该翻板位于下水管道顶部;筒体接近轴的一侧设有空腔,用于安装自由活动的牵引坠;牵引坠通过软线与翻板轴侧圆弧体连接,牵引坠上的软线经过空腔顶部的圆弧体改变作用于翻板上的牵引力方向,并形成外切于翻板轴侧圆弧体的作用于轴心的固定扭力,翻板轴侧圆弧体使得该扭力作用于轴心的力臂不变,对翻板形成固定扭转力矩,使翻板处于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在所述翻板之上设有密封板。
进一步地,翻板轴侧圆弧体上沿平行翻板翻板方向切线低于翻板上沿表面,保证轴自由转动,且软线不会被卡住。
进一步地,密封板在翻板轴上侧位置设置凹槽,保证轴顺畅转动的同时避免软线卡住。
进一步地,翻板轴侧圆弧体上沿平行翻板翻板方向切线高于翻板上沿表面,密封板在翻板闭合时与翻板紧密接触。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密封板,其上开有与翻板同样形状的漏水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板,其上分布条形或孔型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板,其下沿设有密封胶圈。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是重力牵引坠在翻板转动时对轴施加固定扭转力矩,开启后翻板一侧力臂变短,闭合容易,不会出现普通配重翻板开启后配重侧力矩变小偶有闭合不了的现象,能保证翻板在不用时与密封板保持紧密连接,不会出现水封地漏因长时间不使用而水干反味的情况;二是翻板与轴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生产、安装和维护方便,成本低,不易损坏;三是在顶端设置翻板的结构能缩短地漏芯长度,可以安装在较浅的下水管道上,提升地漏适用范围;四是利用软线和空腔顶部圆弧体形成类似定滑轮的牵引的方式,改变力的方向,将牵引坠安置在筒体边缘空腔内,可以将单翻板面积做大,有效增加下水口面积;五是翻板一侧力臂远大于牵引坠一侧力臂,使得翻板在有少量水作用时即能轻松开启,水自然流淌流速快,不易出现漫溢;六是没有弹簧、磁铁等易损耗件,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附图及各部件命名用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密封板结构图;
图3是图1翻板结构图;
图4是图1筒体结构图;
图中:1、密封板,2、翻板,3、筒体,4、软线,5、牵引坠,2a、轴,3a、轴孔,3b、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天佑,未经姜天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2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侧撞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提升机构和座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