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力的阀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3194.1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8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宏威;葛兵;郭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龙巨水暖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51/00 | 分类号: | F16K51/00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9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3176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配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阻力的阀杆。
背景技术
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中控制部件,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阀门的控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如手动、电动、液动、气动、涡轮、电磁动、电磁液动、电液动、气液动、正齿轮、伞齿轮驱动等;可以在压力、温度或其它形式传感信号的作用下,按预定的要求动作,或者不依赖传感信号而进行简单的开启或关闭,阀门依靠驱动或自动机构使启闭件作升降、滑移、旋摆或回转运动,从而改变其流道面积的大小以实现其控制功能。目前对于传统的阀门内的阀杆大多结构简单,包括杆体,杆体的顶端面上设有供手柄安装的上安装端,下端面上设有供阀芯安装的下安装端。这种结构的阀杆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介质中以及环境中都含有一定量的腐蚀性元素,长此以往,导致阀杆在由手柄驱动转动的过程中,使得阀杆极容易卡死在阀体内,这样会对阀门的正常使用造成了影响,而且维修也相对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厂商选择的是直接更换整个阀门,这就给厂商的成本无形中增加了负担,而且使得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同时也造成了制造材料的大量浪费,对经过阀体内的介质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并且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降低了阀杆的转动时的阻力,提高了润滑性能,而且使得使用本产品的阀门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降低了制造材料的浪费和维修、购买成本,减少了制造材料的浪费的低阻力的阀杆。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阻力的阀杆,包括杆体,杆体为光滑的圆柱体,杆体的顶端面上设有圆形的安装台,安装台的直径大于杆体的最大直径,安装台的顶端面的中部设有上安装端,上安装端具有四个侧壁和一个顶端面,上安装端的顶端面为球形端面;杆体的下端面上安装有下安装端,下安装端具有四个侧壁和一个底端面,下安装端的底端面为平整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安装端的其中两个侧壁相互平行、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呈弧形侧壁,两弧形侧壁的弧口均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端的其中两相对的侧壁均向内侧方向设有切削面,两切削面与下安装端的底端面之间形成台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两切削面之间的间距由上之下逐渐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端的另外两相对的侧壁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均为与相对应位置的杆体侧壁的弧度相同的弧形侧壁,下部分均为弧度相较于上部分的弧形侧壁的弧度小的弧形侧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部分的弧形侧壁的下侧均与下安装端的底端面之间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安装端的另外两相对的侧壁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对阀杆的整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提高了产品的整洁度以及产品的质量,有效降低了阀杆的转动时的阻力,提高了润滑性能,而且使得使用本产品的阀门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降低了制造材料的浪费和维修、购买成本,减少了制造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低阻力的阀杆,包括杆体10,杆体10为光滑的圆柱体,杆体10的顶端面上设有圆形的安装台11,安装台11的直径大于杆体10的最大直径,安装台11的顶端面的中部设有上安装端12,上安装端12具有四个侧壁和一个顶端面,上安装端12的顶端面为球形端面;其中,上安装端12的其中两个侧壁相互平行、另外两个相对的侧壁呈弧形侧壁,两弧形侧壁的弧口均相对设置。
上述中,杆体10的下端面上安装有下安装端13,下安装端13具有四个侧壁和一个底端面,下安装端13的底端面为平整面。其中,下安装端13的其中两相对的侧壁均向内侧方向设有切削面14,两切削面14与下安装端13的底端面之间形成台阶,两切削面14之间的间距由上之下逐渐减小。另外,下安装端13的另外两相对的侧壁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均为与相对应位置的杆体侧壁的弧度相同的弧形侧壁,下部分均为弧度相较于上部分的弧形侧壁的弧度小的弧形侧壁,下部分的弧形侧壁的下侧均与下安装端13的底端面之间设有倒角,下安装端13的另外两相对的侧壁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均相等。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龙巨水暖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龙巨水暖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3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速热净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顶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