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661.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0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颖;贺丹丹;段战龙;黄林;刘建国;吴聪萍;邹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交换 电导率 测试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夹具,属于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目前一种具有较大发展前途的动力电源,以Nafion为代表的全氟离子交换膜,已经广泛的应用于燃料电池中,离子交换膜的最基本性能要求主要有高电导率、低透过率、高自由基及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优异。但生产后离子交换膜的性能需要经过电导率检测,而传统的电导率测试夹具多为开放式,应用条件受环境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夹具,可模拟不同的测试环境,用于测定离子交换膜在多种条件下的电导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夹具,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均包括外部的绝缘材料板和内部的空腔,扣合后两个所述空腔形成密封的气室,所述空腔中固定有两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穿出绝缘材料板的导电线相连,所述绝缘材料板上设置有与气室相通的气管接头。所述上夹具与下夹具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上夹具和下夹具之间通过锁扣固定。
所述气孔上设置有气管接头。
所述气管接头上设置有气阀和压力表。
所述绝缘材料板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和聚砜中的一种。
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固定夹。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气室内可通入不同种类气体或液体(如:氢气、氮气、空气、氧气、氩气、氦气、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调节气体的温湿度和压力,或液体的温度,可模拟不同的测试环境。待稳定一段时间后,将测试夹具内引出的导电线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即可测定样品在某特定条件下的电导率。实现了测试条件多元化,大大扩展了电导率测试的应用条件;避免了传统开放式夹具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应用局限,降低了环境条件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离子交换膜电导率测试夹具,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夹具1和下夹具2,所述上夹具1和下夹具2均包括外部的绝缘材料板和内部的空腔,扣合后两个所述空腔形成密封的气室,所述空腔中固定有两个导电片3,所述导电片3与穿出绝缘材料板的导电线4相连,所述绝缘材料板上设置有与气室相通的气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气室内可通入不同种类气体或液体(如:氢气、氮气、空气、氧气、氩气、氦气、水、甲醇、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调节气体的温湿度和压力,或液体的温度,可模拟不同的测试环境。待稳定一段时间后,将测试夹具内引出的导电线4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即可测定样品在某特定条件下的电导率。实现了测试条件多元化,大大扩展了电导率测试的应用条件;避免了传统开放式夹具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应用局限,降低了环境条件成本。
所述上夹具1与下夹具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根据所测膜样品厚度的不同,可更换相适应的密封圈5。
所述上夹具1和下夹具2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上夹具1和下夹具2之间通过锁扣固定。
所述气管接头上设置有气阀和压力表。
所述绝缘材料板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和聚砜中的一种。
所述导电片3上设置有固定夹,以使膜样品在导电片3上固定后扯平无褶皱,且无歪斜等,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昆山桑莱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