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料回收料用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964.4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4 | 分类号: | B29B17/04;B02C4/08;B02C17/00;B02C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回收 粉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料回收料用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发展,是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深刻认识,减少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和减少资源浪费的一种生活方式。实现废塑料的再生利用资源化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据测算,每利用1吨废旧塑料,与加工原料相比可节约能源85%以上,节约加工费70-80%,相当于节省石油20吨。目前的一些塑料回收时,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粗处理之后,再进行破碎处理。
圆锥式破碎机是通过旋摆转动的动锥与定锥之间相互配合用于破碎物料的装置。其广泛用于冶金、建筑、水电、交通、化工、建材工业中的机械破碎设备。圆锥式破碎机工作时,电动机的旋转通过皮带轮或联轴器、传动轴和圆锥部在套筒的迫动下绕一固定轴做旋摆运动,从而使圆锥破碎机的破碎壁时而靠近又时而离开固装在调整套,使得物料在破碎腔内不断受到冲击、挤压和弯曲作用而实现破碎。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回收料可直接使用的粉碎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回收料用粉碎装置,回收料在所述粉碎装置中依次经过进料口、第一粉碎部件、第二粉碎腔、内部出料口、第三研磨部件、外部出料口,
所述第一粉碎部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粉碎腔包括离心旋转筒和刚性挡板;
所述离心旋转筒为顶部一端设置有密封盖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盖处设置有内部进料口,经第一粉碎部件粉碎的回收料可经所述内部进料口进入离心旋转筒内;
所述离心旋转筒的筒壁上设置有内部出料口,所述内部出料口的出口方向与离心旋转筒的竖直中心轴向上成35°;
所述离心旋转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料口,所述回收料可以经所述内部进料口和所述排料口进入第三研磨部件;
所述内部出料口在离心旋转筒上水平对称设置,且内部出料口的数量为2-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三研磨部件由具有同一中心线且直径相同的两个实心圆柱体组成,所述两个实心圆柱体分别为上圆柱体和下圆柱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圆柱体的圆心处设置有研磨进料口,所述研磨进料口贯穿整个上圆柱体;
所述下圆柱体上设置有与研磨进料口相匹配的固定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柱为正圆台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正圆台形结构的圆底直径为研磨进料口直径的0.9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正圆台形结构的圆顶直径为研磨进料口直径的0.5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刚性挡板的数量为8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部出料口的出口方向与离心旋转筒的竖直中心轴向上成3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内部出料口的数量为6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刚性挡板的材质为铍青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塑料回收料用粉碎装置的示意图;
图2:离心旋转筒的示意图;
图3:第三研磨部件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进料口-1、第一粉碎部件-2、第二粉碎腔-3、内部出料口-4、第三研磨部件-5、外部出料口-6;
第一转子-11、第二转子-12、离心旋转筒-21、刚性挡板-22、密封盖-211、内部进料口-212、筒壁-213、排料口-214、上圆柱体-51、下圆柱体-52、研磨进料口-511、固定柱-52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塑料回收料用粉碎装置,回收料在所述粉碎装置中依次经过进料口、第一粉碎部件、第二粉碎腔、内部出料口、第三研磨部件、外部出料口,
所述第一粉碎部件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第二转子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粉碎腔包括离心旋转筒和刚性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科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9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发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地效翼船机翼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