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多功能螺旋形鼻胃空肠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4991.1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谌宏军;刘丽丽;陈伟;刘仕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A61J15/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功能 螺旋形 鼻胃空 肠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多功能鼻胃空肠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胃、十二指肠、胆道系统、重症胰腺炎等各种手术和疾病时,患者需要同时行胃管减压和空肠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而目前临床上还缺乏能同时满足胃肠减压和空肠营养的手段。
以往常用的胃肠减压装置为经鼻放置胃管,不能解决患者的空肠营养问题。给予空肠营养的方式包括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空肠穿刺造瘘等。前者不能行空肠营养,后者不能行胃肠减压,往往需要同时放置胃管和空肠营养管,占用两个鼻腔,除给病人增加痛苦外,还导致氧疗时不能顺利进行,也增加患者的创伤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和肠瘘发生的风险。
尽管现有经鼻放置胃管和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两者合为一体的复合管,但是两者无法分离,当患者病情好转时不需要胃肠减压而拔除鼻胃管也只能整体拔出,再重新经鼻放置空肠营养管,这样不仅给患者增加痛苦,同时也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医疗装置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装置技术中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多功能鼻胃空肠管。
一种新型多功能鼻胃空肠管,包括鼻胃吸引管、凹槽A、卡子、空肠营养管、卡子、保护套A、帽子A、保护套B、帽子B,所述鼻胃吸引管一侧设有凹槽A,凹槽A上设有卡子;所述空肠营养管上设有卡子;所述空肠营养管设于鼻胃吸引管上的凹槽A内,并通过凹槽A上的卡子和空肠营养管上的卡子固定连接;所述鼻胃吸引管体外端设有保护套A,保护套A上设有帽子A,帽子A上设有拉条A;所述空肠营养管体外端设有保护套B,保护套B上设有帽子B,帽子B上设有拉条B。
所述空肠营养管上所设的卡槽设于空肠营养管所设的凹槽B内。
所述鼻胃吸引管体外端45cm处与空肠营养管相连。
所述鼻胃吸引管体外端比空肠营养管长。
所述鼻胃吸引管体内端端部为封闭光滑盲端,鼻胃吸引管体内端两侧均设有3-4个侧孔A,侧孔A直径为2-3mm。
所述空肠营养管体内端端部为封闭光滑盲端,空肠营养管体内端两侧均设有3-4个侧孔B,侧孔B直径为2-3mm。
所述鼻胃吸引管长为80cm-85cm,外径5-6mm,内径3.5-4mm。
所述鼻胃吸引管材质为聚氨酯管。
所述空肠营养管长为140cm-145cm,外径3mm,内径2mm。
所述空肠营养管材质为不透X线,内含硫酸钡的白色聚氨酯,远端呈螺旋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鼻胃空肠管是根据胃、十二指肠手术、肝胆手术、重症急性胰腺炎、烧伤、应激等各种疾病需要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空肠营养时的共同特点,设计一种操作简便、对患者无创、只占用一个鼻腔、能同时进行胃肠减压和给予空肠营养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因为鼻胃吸引管和空肠营养管能分离,将大大简便操作者的工作量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水平,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和社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新型鼻胃空肠管结构示意图。
1-鼻胃减压管、4-空肠营养管、6-保护套A、7-帽子A、8-保护套B、9-帽子B、10-拉条A、11-拉条B、12-侧孔A、13-侧孔B。
图2为图1中鼻胃吸引管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鼻胃吸引管、2-凹槽A、3-卡子。
图3为图1中空肠营养管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4-空肠营养管、5-卡槽、14-凹槽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49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绷带型分析传感器的校准方法
- 下一篇:具有卷动膜片的针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