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灭火器喷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7438.3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3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陆煜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仁良消防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28 | 分类号: | A62C3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6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灭火器 喷管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火器喷管总成。
背景技术
灭火器喷管连接于灭火器上,其在不使用时,需要将其绕卷成圈以便于摆放在消防箱中。当喷管绕卷成圈后,同时需要利用绑带将其绑紧,防止喷管松散。然后利用绑带将喷管绑紧的方式存在很多不方便的情况:1、工作人员需要将绑带在喷管上绕上几圈然后再打结,其过程较为麻烦;2、绑带容易丢失,导致工作人员每利用一次灭火器都需要寻找一次绑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灭火器喷管总成,方便对绕成圈的喷管进行绑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灭火器喷管总成,包括喷管,还包括具有连接套和卡箍的管夹,所述管夹通过连接套连接于喷管上;所述卡箍包括上箍和下箍,所述下箍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和固定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连接套上;所述上箍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和自由端,所述铰接端铰接于连接端上,所述自由端可上下转动并设有扣环,向下转动后与固定端贴合,并通过扣环与固定端扣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喷管进行卷绕时,可将其直接绕入下箍中,绕卷完成后,将上箍向下转动,并用扣环扣紧,从而实现对喷管的捆绑,以及捆绑的过程较为方便;另一方面,管夹通过连接套时刻的连接在喷管上,所以每次在捆绑喷管时,工作人员对卡箍直接利用即可,进一步的的方便了对喷管的捆绑。
优选的,所述上箍和下箍均为圆弧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呈圆弧状可增加对喷管的捆绑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内壁、上箍的内壁和下箍的内壁均设有海绵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可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喷管被挤压受损的情况;另一方面上箍和下箍中的海绵层还可起到填充的效果,防止喷管在卡箍中晃动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上设有插槽,所述连接端插设于插槽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可实现连接套和卡箍之间的拆卸,很多情况下,将卡箍从连接套上拆卸下来,可增加卡箍的灵活度,使其任意移动,从而方便对喷管进行捆绑,而捆绑完后,可根据实际的需求,再决定是否将卡箍连接至连接套上。
附图说明
图1为管夹的示意图;
图2为灭火器喷管总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灭火器喷管总成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灭火器喷管总成,包括喷管5、具有连接套1和卡箍2的管夹,所述管夹通过连接套1连接于喷管5上;所述卡箍2包括上箍21和下箍22,上箍21和下箍22均呈圆弧状,所述下箍22的两端分别为连接端221和固定端222,所述连接端221连接于连接套1上,连接端221的两侧均设有铰接柱;所述上箍21的两端分别为铰接端212和自由端211,所述铰接端212上设有铰接孔,且通过铰接孔铰接于铰接柱上,所述自由端211可上下转动并设有扣环4,自由端211向下转动后与固定端222贴合,并通过扣环4与固定端222扣紧。自由端211和固定端222均设有折弯3,扣环4设于自由端211的折弯3上,固定端222的折弯3的下表面上设有下凸31,扣环4向下转动并转入下凸31内侧后,便可实现自由端211和固定端222的紧固。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1的内壁、上箍21的内壁和下箍22的内壁均设有海绵层(说明书附图中未标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1上设有插槽,所述连接端221插设于插槽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仁良消防配件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仁良消防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7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泡沫灭火器喷筒
- 下一篇:一种快速组装式微型消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