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7539.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3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徐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同正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22 | 分类号: | B22C9/22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26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产 汽车 油嘴 连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属于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喷油嘴其实就是个简单的电磁阀,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吸力,针阀被吸起,打开喷孔,燃油经针阀头部的轴针与喷孔之间的环形间隙高速喷出,形成雾状,利于燃烧充分,喷油嘴本身是一个常闭阀,当ECU下达喷油指令时,其电压讯号会使电流流经喷油嘴内的线圈,产生磁场来把阀针吸起,让阀门开启好使油料能自喷油孔喷出。喷射供油的最大优点就是燃油供给之控制十分精确。
作为电喷发动机关键部件之一的喷油嘴,它的质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喷油嘴模型由于其结构特殊,通常喷油嘴的材料采用的是T2与高速钢,造型常采用沙铸、熔铸的形式进行制备。由于砂型铸造的金属液的压力常常过低,容易形成充不满、冷隔等缺陷,而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复杂,导致现有的汽车喷油嘴生产技术存在生产效率偏低,使用寿命短,产品精度不高,使用性能不稳定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加工质量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包括注液及加工设备、支座、模具组件以及冷却组件,所述模具组件安装在支座上端面,所述冷却组件设置在模具组件内部,所述注液及加工设备设置在模具组件上侧,所述模具组件包括电动升降机、 模支块、定位件、弹簧、滑槽以及油嘴模型,所述滑槽开设在支座上端面,所述模支块下端装配在滑槽内部,所述弹簧安装在模支块下端内部,所述弹簧下端安装有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装配在滑槽内部,所述油嘴模型装配在模支块内部,所述电动升降机安装在支座上端面,所述电动升降机设置在模支块右侧,所述模支块右端面与电动升降机相连接,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压板、空腔一、模芯、水流出口、空腔二、空腔三以及水流入口,所述压板安装在油嘴模型上端面,所述空腔一开设在压板内部,所述模芯固定在压板下端面中心位置,所述空腔二开设在模芯内部,所述空腔一与空腔二相连接,所述水流出口设置在模支座右端面下部位置,所述水流入口设置在压板上端面,所述空腔三开设在模支座内部,所述空腔三与空腔一通过软管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模支块通过滑块与滑槽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部上端面加工有球形凹槽,且定位件装配在球形凹槽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模支座下端面加工有盲孔,且弹簧以及定位件均装配在盲孔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水流入口通过软管与水箱相连接,且水箱内安装有水泵。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一以及空腔二通过连接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动升降机、模支块、定位件、弹簧以及滑槽,该设计实现了汽车油嘴的连续加工,提高了汽车油嘴的加工速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油嘴加工的工位分离,连续性差,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压板、空腔一、模芯、空腔二以及空腔三,该设计提高了汽车油嘴铸型过程中的冷却效果,保证了汽车油嘴的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汽车油嘴加工质量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因添加了滑块,该设计便于模支座的安装以及移动,因添加了球形凹槽, 该设计便于模支座的定位,因添加了盲孔,该设计便于弹簧以及定位件的安装,因添加了水箱以及水泵,该设计便于水流的输送,因添加了连接口,该设计便于空腔三与空腔一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加工质量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中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油嘴的连续模中冷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注液及加工设备、2-支座、3-模具组件、4-冷却组件、31-电动升降机、32-模支块、33-定位件、34-弹簧、35-滑槽、36-油嘴模型、41-压板、42-空腔一、43-模芯、44-水流出口、45-空腔二、46-空腔三、47-水流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同正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同正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7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