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体护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009.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5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广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墙体护角。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582271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墙角护角,包括相卡接的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所述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均为直角型板,沿外护角板长度方向在外护角板的直角拐弯处设有切面;所述内护角板两端分别设有V型卡板,在外护角板两端分别设有与V型卡板相卡接的V型卡扣,所述V型卡扣的底部平面与内护角板的内板面共面。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墙体护角,其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为刚性接触,当护角板受到冲撞时,内外护角板之间会有较大的磨损,影响护角的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护角,在于减小内外护角板因冲撞产生磨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体护角,包括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所述内护角板的两侧向外侧延伸卡勾,所述卡勾向内弯折,所述外护角板的两侧卡接于卡勾中,并于卡勾内滑移;所述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两侧分别抵压于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角板卡接在内护角板两侧的卡勾中,且能够沿卡勾进行倾斜的滑移;在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设置气囊,气囊的两侧抵压在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将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向两侧撑开;因此当护角受到冲击,气囊能够吸收冲击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气囊将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隔开,使得内护角板无法直接抵压在外护角板上,从而减小了护角板受到冲撞时,内外护角板之间产生磨损;提高内外护板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角板面向外护角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内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的长度小于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的空隙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限位块的长度小于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的空隙宽度;当外护角板受到较大冲击,气囊被挤压到一定形变量后,内限位块会与外护角板抵触,使得外护角板无法继续向内滑移挤压气囊,对气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角板面向内护角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外限位块,所述内限位块与外限位块交错设置于气囊的上下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交错设置内限位块与外限位块,使得内限位块与外限位块均分护板受到的压力,来为外护板进行稳定的限位,提高对气囊的保护能力;同时由于内限位块与外限位块交错设置于气囊的上下两侧,在起到对内护角板限位的同时还对气囊有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限位块和外限位块上均设置有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套将内限位块与外护角板、外限位块与内护角板之间的刚性接触转化为柔性;减小内外限位块冲撞外内护角板产生的损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囊的外侧壁包括若干的弧形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上设置若干的弧形面,其一能够便于气囊在护角内弯折;且设置弧形面使得气囊的外壁与护角的内壁之间会有一定的空隙;当气囊被挤压,这些空隙能够被利用起来,提高气囊能够被挤压的形变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角板的外拐角和外护角板的内拐角均设置为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护角板的外拐角和外护角板的内拐角为弧形,使得气囊与内护角板的外拐角和外护角板的内拐角接触时,不易产生磨损,对气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护角板的外拐角处设置有切口,切口的两侧设置有弧形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外护角板的外拐角切除,提高护板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角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防滑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条增加内护角板与墙体之间的摩擦,提高护角板固定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护角板上设置用于固定螺栓有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孔,使得内护角板与墙体之间能够通过螺栓进行稳定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勾的下端设置有抵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沿能够为外护角板提供支持力,使得外护角板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内护角板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内护角板和外护角板之间设置气囊,气囊在吸收冲击力的同时还对内外护角板进行保护,提高内外护角板的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四汇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立支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可调节面积的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