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023.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1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130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部 瘢痕 牵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
背景技术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更为适合。尤其是颈部瘢痕牵引的过程中,颈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现有的部分颈托具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但是却并不能很好的根据人们实际的脸型进行调节。现在需要一种新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解决了虽然现有的部分颈托具有一定的固定效果,但是却并不能很好的根据人们实际的脸型进行调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包括主托体,所述主托体包括下巴支撑部、抵胸支撑部和保护部,下巴支撑部上包覆有上保护层,抵胸支撑部上包覆有下保护层,保护部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保护层,保护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相对称的矩形透风口,矩形透风口的左侧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圆形通风孔。
所述下巴支撑部右侧两端的顶部以及保护部右侧两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部设置有卡块,卡块远离主托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连接布条,位于主托体正面的弹性连接布条的正面设置有魔术贴母面,位于主托体背面的弹性连接布条的正面设置有魔术贴公面。
优选的,所述保护部的形状呈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矩形透风口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圆形通风孔的内部设置有海绵防护层。
优选的,所述主托体正面的弹性连接布条的背面设置有保护垫,保护垫的形状呈矩形状。
优选的,所述卡块靠近卡槽的一端延伸向卡槽并与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下巴支撑部位于保护部的顶部,抵胸支撑部位于保护部的底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颈部瘢痕牵引颈托,通过下巴支撑部、抵胸支撑部、保护部、上保护层、下保护层、内保护层、卡槽、卡块、弹性连接布条、魔术贴母面、魔术贴公面和保护垫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能通过下巴支撑部对人们的下巴进行支撑,起到了更好的固定效果,同时能将弹性连接布条通过魔术贴母面和魔术贴公面进行固定,在有效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还更加方便了人们根据实际脸型进行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2)、该颈部瘢痕牵引颈托,通过矩形透风口、圆形通风孔、无纺布保护层和海绵防护层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人们的颈部能通过矩形透风口和圆形通风孔通风换气,有效提高了人们使用时的舒适性,同时,还能通过无纺布保护层和海绵防护层对灰尘杂质进行阻挡,清洁度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主托体、2下巴支撑部、3抵胸支撑部、4保护部、5上保护层、6下保护层、7内保护层、8矩形透风口、9圆形通风孔、10卡槽、11卡块、12弹性连接布条、13魔术贴母面、14魔术贴公面、15无纺布保护层、16海绵防护层、17保护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颈部瘢痕牵引颈托,包括主托体1,主托体1包括下巴支撑部2、抵胸支撑部3和保护部4,保护部4的形状呈弧形状,下巴支撑部2位于保护部4的顶部,抵胸支撑部3位于保护部4的底部,下巴支撑部2上包覆有上保护层5,抵胸支撑部3上包覆有下保护层6,保护部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内保护层7,保护部4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相对称的矩形透风口8,矩形透风口8的内部设置有无纺布保护层15,矩形透风口8的左侧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圆形通风孔9,圆形通风孔9的内部设置有海绵防护层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0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开泥驳开体油缸的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体增压缸防脱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