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挤压丝锥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674.7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7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5/06 | 分类号: | B23G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312 | 代理人: | 李阳 |
地址: | 2013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挤压 丝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挤压丝锥。
背景技术
丝锥是加工各种中、小尺寸内螺纹的刀具,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手工操作,也可以在机床上工作,在生产中应用得非常广泛。特别是对于小尺寸的内螺纹来说,丝维几乎是唯一的加工刀具。手用丝锥使用灵活、成本低,适用于特殊零件的加工和现场紧急状况内螺纹的加工。
现有技术中,用手用丝锥加工内螺纹由于主要是人工参与,因此加攻螺纹孔的精度及一般质量都与操作者的工作经验和个人能力有关,工件攻丝前需要长时间的对中动作,加工效率低且容易影响产品质量;另外,由于丝锥在工作中容易发生松动且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会使丝锥和工作件温度升高,高温会对丝锥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挤压丝锥,该多功能挤压丝锥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所述多功能挤压丝锥包括有:
丝锥手柄,所述丝锥手柄首端设置有丝锥体,所述丝锥手柄尾端设置有防松卡槽,所述防松卡槽卡设有固定方头;由所述固定方头至所述丝锥手柄首端方向的轴中心贯穿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
所述丝锥体上设置有若干组丝锥螺纹,若干组丝锥螺纹之间还设置有丝锥槽,且位于所述丝锥体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上还设置有若干分支通孔,该些分支通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两侧交错分布并延伸至所述丝锥槽中;
其中,同一组的丝锥螺纹之间还设置有刻度槽,所述刻度槽位于所述丝锥槽两侧分布。
上述的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位于所述丝锥手柄上设置有切削储存室,所述切削储存室与所述丝锥槽连通,且位于所述丝锥体的首端还设置有导向轴。
上述的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
上述的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所述切削储存室临近所述丝锥手柄的首端设置。
上述的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所述丝锥槽由所述丝锥体上延伸至所述导向轴表面。
上述的多功能挤压丝锥,其中,所述丝锥体与所述导向轴为制成一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挤压丝锥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同时具有丝锥固定性好、加工精度高、冷却和润滑性强以及攻丝深度可控等特点。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挤压丝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具有的,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挤压丝锥结构包括有:
丝锥手柄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丝锥手柄1的首端设置有丝锥体2,丝锥手柄1的尾端设置有防松卡槽4,防松卡槽4卡设有固定方头5;本实用新型在丝锥手柄1尾端设置有防松卡槽,生产加工过程中丝锥不易松动,加工精度高,且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由固定方头5至丝锥手柄1的首端方向的轴中心贯穿设置有一个第一通孔6。
丝锥体2上设置有若干组丝锥螺纹3,若干组丝锥螺纹3之间设置有丝锥槽9,且位于丝锥体2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通孔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通孔7与第一通孔6相互连通,且第一通孔6的孔径要大于第二通孔7的孔径;第二通孔7上还设置有若干分支通孔8,该些分支通孔8位于第二通孔7两侧交错分布并延伸至到丝锥槽9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高性能丝锥在工作时,将有压力的冷却液从固定方头开始由第一通孔注入,第二通孔流出;因第一通孔的孔径要大于第二通孔的孔径,所以冷却液由第二通孔流出使的水压变大,并通过分支通孔流进丝锥槽实现对丝锥槽、丝锥螺纹以及丝锥体的强化冷却,同时保持润滑,由于冷却充分因此可避免高温会对丝锥产生的负面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分支通孔位于第二通孔两侧交错分布,以增加冷却和润滑均匀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同一组的丝锥螺纹之间还设置有刻度槽12,刻度槽12位于丝锥槽9两侧分布。本实用新型增设刻度槽结构,进行攻丝时可实现深度测量,有效防止攻丝盲孔时因超出物体厚度损伤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利螺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