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板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8797.0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9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20 | 分类号: | 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2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组件 具有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板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代人们对车辆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关注车辆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在车辆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尤为关键。
由于后排乘员脚部空间的限制,前座椅后横梁Z向高度较低,与门槛存在很大的高度差,当车辆发生侧碰特别是侧柱碰时,门槛发生翻转变形,从而导致前座椅后横梁及地板纵梁发生折弯变形或挤压变形。现有技术中,车辆地板纵梁内均为空腔结构,不能有效抵抗侧碰和侧柱碰时前座椅后横梁及地板纵梁发生的折弯变形或挤压变形,这对整车的碰撞性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板组件,通过在纵梁空腔内增设纵梁加强板,提高了纵梁和前座椅后横梁的刚度,从而提升了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地板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板组件包括:地板本体;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地板本体的下表面,所述纵梁具有向上敞开的“U”形截面形状;纵梁加强板,所述纵梁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纵梁的空腔内,且所述纵梁加强板包括:顶板和两个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纵梁的左侧壁和所述纵梁的右侧壁固定,每个所述侧板与所述纵梁的左侧壁、所述纵梁的右侧壁和所述纵梁的底壁固定,从而在所述顶板、两个所述侧板与所述纵梁之间限定出封闭的盒状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板组件,通过设置纵梁加强板,增加了纵梁的刚度,当车辆发生侧碰或侧柱碰时,能够有效避免纵梁发生折弯变形或挤压变形,从而有利于提高整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板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的左侧壁的上端形成有左侧壁翻边,所述纵梁的右侧壁的上端形成有右侧壁翻边。
所述顶板的左侧边缘设置有顶板左翻边且所述顶板的右侧边缘设置有顶板右翻边,所述顶板左翻边与所述左侧壁翻边固定,所述顶板右翻边与所述右侧壁翻边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顶板左翻边搭接贴合在所述左侧壁翻边的上表面上且焊接固定,所述顶板右翻边搭接贴合在所述右侧壁翻边的上表面上且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从所述顶板的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分别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左侧边缘设置有侧板左翻边且所述侧板的右侧边缘设置有侧板右翻边,所述侧板左翻边与所述纵梁的左侧壁固定且所述侧板右翻边与所述纵梁的右侧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左翻边搭接贴合在所述纵梁的左侧壁的内壁面上且焊接固定,所述侧板右翻边搭接贴合在所述纵梁的右侧壁的内壁面上且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的下端设置有侧板下翻边,所述侧板下翻边与所述纵梁的底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下翻边搭接贴合在所述纵梁的底壁的上表面上且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的地板组件还包括:前座椅后横梁,所述前座椅后横梁与所述纵梁正交设置且设置在所述纵梁加强板的正上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地板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地板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纵梁加强板、纵梁、前座椅后横梁、前座椅安装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3是纵梁加强板与纵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纵梁加强板的立体图;
图5是纵梁与雪橇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地板组件10、地板本体1、纵梁2、左侧壁21、左侧壁翻边211、右侧壁22、右侧壁翻边221、底壁23、纵梁加强板3、顶板31、顶板左翻边311、顶板右翻边312、工艺孔313、侧板32、侧板左翻边321、侧板右翻边322、侧板下翻边323、前座椅后横梁4、前座椅安装板5、雪橇板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8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底护板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机械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