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升压变的逆变器交流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9403.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5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胡雷雷;曹伦;梁欢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119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升压 逆变器 交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逆变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升压变的逆变器交流柜。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逆变器都在向整体式解决方案发展,以方便项目现场的施工及降低电站整体建设成本为目标。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集成的整体解决方案成为市场主推的产品,而原有的逆变器交流输出端与升压变压器相连接,为了降低整体的成本,需要将逆变器中交流侧的塑壳断路器去掉,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共用升压变压器中的抽出式框架断路器(固定式框架断路器),从而达到降成本的目的。如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针对一体化升压站中逆变器与升压站的连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采用标准的逆变器,逆变器交流侧安装有塑壳断路器、升压变中安装有抽出式框架断路器(固定式框架断路器),在1MW一体化升压站中两台逆变器对面放置,逆变器交流输出采用线缆或铜排从底部连接至升压站,这样的连接方式会造成线缆连接混乱,铜排连接复杂,且整机成本较高;
(2)在标准逆变器中原塑壳断路器的位置安装固定式框架断路器(抽出式框架断路器尺寸太大),由于机柜下部空间的限制只能安装固定式框架断路器,且交流出线还是采用下出线方式,导致线缆或铜排连接困难,同样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发电效率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升压变的逆变器交流柜,通过对逆变器交流侧电子器件的结构、电气连接进行结布局,整个交流侧布局整齐、电气连接顺畅、铜排连接最短,交流输出铜排便于与后级的升压变进行连接,可有效的减小系统成本及系统损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成升压变的逆变器交流柜,所述逆变器交流机柜由隔板4将其分为前腔体1、中间腔体2和后腔体3;所述前腔体1内设置可打开的用于对交流配电进行接线及操作的交流配电操作面板5;所述中间腔体2从下向上依次安装有交流配电单元6、交流接触器7和框架断路器8,所述交流配电单元6用于交流侧的配电,是前腔体1内可操作的交流配电操作面板5的后台模块,所述交流接触器7采用下进线上部出线的方式,下方的进线端与后腔体3中的电抗器9的输出端通过铜排相连接,上方的出线端与框架断路器8输入端通过铜排相连接,所示框架断路器8的进线端和出线端均位于后方,框架断路器8的输入端与交流接触器7的输出端通过铜排相连接,输出端采用铜排进行输出,框架断路器8的交流输出铜排从交流柜的侧面输出或从交流柜的后侧输出与后级升压变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后腔体3的底部安装有电抗器9,顶部安装有散热风机10,中间空间为电抗器9的散热通道,所述电抗器9的输入端与前级逆变器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抗器9从上方出线,输出端与中间腔体2中的交流接触器7的输入端通过铜排相连接,所述散热风机10用于将电抗器9散发的热量排到柜体外;所述逆变器交流机柜的框架断路器8输出铜排输出的位置与后级升压变的输入端接线端子的位置相吻合,框架断路器8的输出铜排与升压变的输入端接线端子采用铜排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逆变器交流侧电子器件的结构、电气连接进行结布局,整个交流侧布局整齐、电气连接顺畅、铜排连接最短,交流输出铜排便于与后级的升压变进行连接,可有效的减小系统成本及系统损耗。其主要优点如下:
(1)整个交流柜的布局是根据功率流从下向上依次排列安装的,各器件之间的走线距离较短,便于器件之间的连接,另外将交流侧的最终框架断路器放置于交流柜的上部,其输出铜排与后级升压变的接线端子的位置相吻合,便于交流输出与升压变的电气连接。整个交流柜中的电气连接顺畅,且铜排用量较少,有效的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可减少系统损耗;
(2)逆变器交流侧的框架断路器的输出铜排位于机柜的顶部,使得整个机柜的下半部没有大电流的铜排流过,从而便于维护人员对配电部分的维护及操作,可保证维护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逆变器与升压站的连接方式。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柜整体布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柜前腔体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间腔体布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腔体布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交流柜与升压变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特变电工西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94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板加固装置
- 下一篇:电磁脉冲触感反馈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