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泵挺柱、缸盖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39940.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周裕;李伟军;蒋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44 | 分类号: | F02M59/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泵 缸盖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泵挺柱、缸盖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高压油泵需要不停地将燃油从低压油路泵到燃油轨中,最后到达喷油嘴。油泵挺柱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的油泵挺柱孔内,作用就是驱动高压油泵做功。当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的凸轮轴转动,凸轮轴末端的凸桃驱动油泵挺柱在油泵挺柱孔内做直线往复运动,从而驱动高压油泵做功。
传统的油泵挺柱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壳体1、滚子2、防转销3和中间轴4。壳体1为滚子2、防转销3和中间轴4提供安装空间,也为本身的直线往复运动提供导向;滚子2套在中间轴4上绕中间轴4转动,滚子2与凸轮轴末端的凸桃接触,传递运动;中间轴4通过铆接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上;防转销3通过挤压的方式固定在壳体1上,防转销3安装在油泵挺柱孔的孔壁周向的导向槽内,防止油泵挺柱沿壳体的轴线周向转动。
传统的油泵挺柱由于其本身的结构型式,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第一,防转销容易磨损导向槽,一旦导向槽发生孔壁的周向磨损,在油泵挺柱上下移动时防转销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力导致脱落;第二,由于中间轴通过铆接方式装配在壳体上,一旦出现铆接不足或其他原因,中间轴容易脱落,继而导致滚子脱落,脱落的中间轴会划伤缸盖的油泵挺柱孔,滚子压溃凸轮轴的凸桃,严重时燃油轨压力低导致发动机性能衰减甚至停止工作,引发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油泵挺柱的防转销失效和中间轴脱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泵挺柱,包括:中间轴;滚子,滚子套在中间轴上绕中间轴转动;壳体,滚子和中间轴安装于壳体的空腔内;壳体沿中间轴的轴向方向的一侧具有与壳体相切的第一侧边界,沿轴向方向的另一侧具有与壳体相切的第二侧边界,第一侧边界和第二侧边界垂直于中间轴,壳体在轴向方向上位于第一和第二侧边界内,中间轴的一端伸出第一侧边界,另一端伸出第二侧边界。
可选的,中间轴上设有卡止元件,用于限制中间轴的轴向移动。
可选的,在中间轴伸出壳体的部分设置至少一个卡止元件。
可选的,中间轴伸出壳体的部分两端都设有卡止元件。
可选的,在中间轴上设置槽,用于安装卡止元件。
可选的,卡止元件为卡环。
可选的,壳体包括:顶部和底部;底部为圆筒状,第一侧边界和第二侧边界位于底部;顶部位于第一侧边界和第二侧边界之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缸盖,包括:油泵挺柱孔,油泵挺柱孔的孔壁在径向方向上设置安装槽,用于安装上述油泵挺柱,中间轴的两端安装于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凸轮轴,凸轮轴上设有凸桃;和上述缸盖;以及上述油泵挺柱;凸桃驱动缸盖的油泵挺柱孔中的油泵挺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在油泵挺柱孔的孔壁的径向方向上设置两个安装槽,中间轴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槽内,安装槽限制中间轴在孔壁的周向方向上的转动,取消传统的防转销,用中间轴实现防转功能,避免了传统的油泵挺柱的防转销失效。第二,中间轴发生轴向窜动时,深度适当的安装槽与中间轴的一端接触,能阻止中间轴的两端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从而防止中间轴的轴向窜动,避免传统油泵挺柱的中间轴脱落。
进一步地,在中间轴上安装卡止元件之后,卡止元件会阻止中间轴继续窜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油泵挺柱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泵挺柱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泵挺柱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2中的油泵挺柱的俯视图;
图5是图2中的油泵挺柱在仰视方向上的立体图;
图6至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油泵挺柱的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油泵挺柱安装在发动机缸盖的油泵挺柱孔内,油泵挺柱的滚子与发动机的凸轮轴的凸桃接触,油泵挺柱的底面与高压油泵接触。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凸桃随着凸轮轴转动挤压滚子,使得油泵挺柱在油泵挺柱孔内作直线往复运动,带动高压油泵做功,将燃油从低压油路中泵到燃油轨内,通过燃油轨燃油到达发动机的喷油嘴。
根据背景技术的描述,传统的油泵挺柱存在两个突出问题:第一,防转销容易脱落;第二,中间轴容易脱落,导致滚子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39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