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户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341.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46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林长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万科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027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户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大业主使用面积,保障业主安全和私密性的户型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多层洋房的入户方式多是采用电梯楼梯经过公共电梯厅入户的方式,常见的是楼梯与电梯共用候梯厅,以公共候梯厅为分界区分公共区域和住户私家区域。从公共候梯厅直接入户。这种方式最大限度的节约了公共部分面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公共候梯厅直接连接楼梯,装修普遍受到限制,没有独立的尊贵感;
2.户门与电梯门,楼梯踏步存在互相干扰的问题;
3.采光不好,需要辅助照明;
4.公共候梯厅经常面临被业主侵占的现象,物业维护存在难度,邻里纠纷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户型结构,其目的在于将现有设计中的公共候梯厅独立,作为业主的私人空间,并解决随之带来的问题:1.候梯厅独立后如何确保业主使用候梯厅的安全性和私密性。2.电梯故障紧急停靠时能够从独立候梯厅疏散的要求。
技术方案:
一种户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同楼层两户间设置有双门电梯;
所述双门电梯的两个门分别与两户的候梯厅联通;
所述候梯厅通过入户门与户内联通;
楼梯间分别与两个候梯厅联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双门电梯设置在楼层边缘,两个电梯门分别朝向两户方向;楼梯间位于双门电梯内侧。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双门电梯内安装有刷卡装置;候梯厅与楼梯间之间的门上安装有门禁装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户型还包括有设备平台。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候梯厅与双门电梯靠楼层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开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入户门朝向候梯厅的窗口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两户的候梯厅及玄关以电梯-楼梯间为轴对称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候梯厅与楼梯间之间的门为单向门,只能向楼梯间内侧打开。
优点及效果:
候梯厅作为业主的扩展空间一部分,独立分开有利于物业管理,同时把此位置的维护交给使用业主,降低了物业的维护成本。
全明设计有利于节约用电成本,也有更好的客户体验感。
独立候梯厅改变了以公共候梯厅为分界的分配方式,提高了公共部分的利用率,业主可以结合装修设计,放置雨伞,换鞋凳等。
独立候梯厅与户内玄关结合,形成半私密与全私密的入户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塑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既避免了邻里之间的互相干扰,又能够有效的把杂物等隔绝在公共区域,保证了户内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户型示意图。
图中标注:1双门电梯;2候梯厅;3入户门;4楼梯间;5疏散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新的户型结构,其目的在于将现有设计中的公共候梯厅独立,作为业主的私人空间,并解决随之带来的问题。其主要技术思想是使用双门电梯,配合电梯刷卡系统,使各住户只能使用自己一侧的电梯门,配合上带有门禁的楼梯疏散门,达到候梯厅私密化的目的,增大业主的使用空间。
如图所示,具体技术方案为:
在同楼层两户间设置双门电梯1;所述双门电梯的两个门分别与两户的候梯厅联通;所述候梯厅通过入户门与户内联通;楼梯间分别与两个候梯厅通过疏散门联通。双门电梯内安装有刷卡装置;候梯厅与楼梯间之间的门上安装有门禁装置。电梯设置刷卡系统管理,每户分配对应的门禁卡,做到对应的卡开对应层,对应户的电梯门,保证候梯厅的独立性私密性。
如此达到的效果是:
候梯厅作为业主的扩展空间一部分,独立分开有利于物业管理,同时把此位置的维护交给使用业主,降低了物业的维护成本。
独立候梯厅改变了以公共候梯厅为分界的分配方式,提高了公共部分的利用率,业主可以结合装修设计,放置雨伞,换鞋凳等。
独立候梯厅与户内玄关结合,形成半私密与全私密的入户方式相结合,有利于塑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既避免了邻里之间的互相干扰,又能够有效的把杂物等隔绝在公共区域,保证了户内的整洁。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双门电梯设置在楼层边缘,两个电梯门分别朝向两户方向;楼梯间位于双门电梯内侧。所述候梯厅与双门电梯靠楼层边缘的位置设置有开窗。候梯厅设置开窗,利于采光的全明设计有助于节约用电成本,也有更好的客户体验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万科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万科西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3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组合的固定环
- 下一篇:一种新型模块化房屋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