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585.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5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冉媛;袁美名;李云单;刘国朝;苗海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26 | 代理人: | 周良玉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风洞 观察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发动机试验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冰风洞试验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
背景技术
在冰风洞试验器中,为了保证冰风洞内主流参数不受外界影响,需要将冰风洞侧壁密封,为了达到观察的目的,需专门设置观察窗。在冰风洞内进行部件防冰试验时,主通道内气温低、水量大,会在冰风洞内壁面形成水雾,导致观察窗玻璃表面被水雾遮挡,影响摄像及观察效果。现采用电加热玻璃的冰风洞观察窗存在如下不足,1)加热功率小、效率低,不能有效防雾;2)电阻丝附近位置温度高,粘合剂容易产生高温变色,影响观察效果;3)由于使用过程中频繁加热及冷却,电加热玻璃热胀冷缩,影响使用寿命;4)电加热玻璃中的电阻丝一旦损坏,不能及时发现,可靠性低;5)电加热玻璃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克服或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包括垫圈、玻璃、挡板以及观察窗主体结构,玻璃通过垫圈安装到观察窗主体结构中,并用挡板固定,观察窗主体结构外部设置有用于从外部气源引气流的供气座,且在该观察窗主体结构内部还内置有集气腔和具有通气孔的集气腔壁,其中,集气腔壁放置在玻璃表面,并且该集气腔壁配合安装在集气腔一端端口处,集气腔另一端与供气座相贯通;通过供气座导入的气流流经集气腔,并通过集气腔壁上的通气孔喷到玻璃表面。
优选地是,所述集气腔设置为两处,每处集气腔配合安装一个所述集气腔壁,并且该两处集气腔壁相互垂直放置于所述玻璃上。
优选地是,所述集气腔壁上的所述通气孔沿平行于所述玻璃表面的方向呈一纵列布置。
优选地是,所述玻璃为单层玻璃。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在玻璃表面吹气的方式进行防雾,增强防雾效果;采用单层普通玻璃,杜绝因使用粘合剂造成的影响观察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垫圈、2-玻璃、3-挡板、4-供气座、5-集气腔、6-集气腔壁、7-通气孔、8-观察窗主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冰风洞的观察窗,包括垫圈1、玻璃2、挡板3以及观察窗主体结构8,玻璃2通过垫圈1安装到观察窗主体结构8中,并用挡板3固定,其中,玻璃2采用单层普通玻璃即可。在观察窗主体结构8外部设置一个用于从外部气源引气流的供气座4,在该观察窗主体结构8内部还内置有集气腔5和具有通气孔7的集气腔壁6,集气腔壁6放置在玻璃2表面,并且该集气腔壁6配合安装在集气腔5一端端口处,集气腔5另一端与供气座4相贯通,本实施例中的集气腔5选择设置两处,每处集气腔5配合安装一个集气腔壁6,并且两处集气腔壁6相互垂直放置于玻璃2上,在集气腔壁6上的通气孔7选择沿平行于玻璃2表面的方向呈一纵列布置(需要注意的是集气腔壁6上的通气孔7可根据要求将其更改通气缝)。图1中的两处集气腔5分别选择设置在玻璃2的左侧和下侧(从图1中C方向看),也可根据需要将集气腔5设置在左侧和上侧,以及单单设置在左侧。
在冰风洞中进行防冰试验时,将供气管道连接到供气座4上,为观察窗供气,外部气源提供的气流通过供气管道和供气座4进入集气腔5,然后从集气腔壁6上的通气孔7喷出,喷到玻璃2表面,在玻璃2表面形成一层气膜,阻止水滴碰撞到玻璃2上,从而达到防雾的目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集气腔壁6选择设置为两处,从而气流能够从两处集气腔壁6上的通气孔7喷出,喷到玻璃2上的气流为两股,两股气流为两个方向,进而防雾效果更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