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预焙阳极生产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0781.3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16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波;梁瑞华;侯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万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 代理人: | 秦雯 |
地址: | 2504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原料 阳极 生产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焙阳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预焙阳极生产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预焙阳极是以石油焦、阳极残极等工业固废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制造而成,是预焙槽铝电解生产的心脏。
预焙阳极生产步骤主要为:1)骨料的制备:将石油焦置于罐式煅烧炉内煅烧,煅后焦粉碎成颗粒符合要求的骨料;阳极残极经破碎机破碎成颗粒状骨料;2)煤沥青由沥青熔化槽熔化,静置沉淀24小时,使其中水分和杂质分离;3)将以上骨料和煤沥青配料、混捏和振动成型,获得预焙阳极生坯;4)冷却后的生坯经焙烧炉焙烧,并进行清理后获得预焙阳极成品。
生产中,石油焦的煅烧温度为1300度左右,煅烧后的石油焦需冷却至300度以下才能通过排料机排出。现有技术中给出了将煅后焦余热进行有效利用的技术方案,但是该余热回收利用仅仅限于煅后焦的余热利用,而对成型后冷却过程中释放出的热能未加以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预焙阳极生产余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将阳极生产中煅后焦和成型生坯冷却中释放出的余热均加以有效利用,以达到节能降耗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预焙阳极生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煅烧炉余热回收部分,所述煅烧炉余热回收部分包括集汽包、过热器和换热器组Ⅰ,所述换热器组Ⅰ中换热器的回水管均连接至集汽包,所述集汽包的出汽管连接至过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系统还包括生坯余热回收部分,所述生坯余热回收部分包括换热器组Ⅱ,所述换热器组Ⅱ中换热器的给水管连接水泵Ⅱ、回水管连接给水总管,所述给水管一端连接集汽包、另一端连接水泵Ⅰ,所述水泵Ⅰ经给水旁通管连接至换热器组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换热器组Ⅱ的每组换热器包括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换热器组Ⅰ的每组换热器包括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内换热器包括内换热下集箱和内换热上集箱,所述内换热下集箱和内换热上集箱之间经内换热立管连通,所述外换热器包括外换热下集箱和外换热上集箱,所述外换热下集箱和外换热上集箱之间经外换热立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换热器组Ⅰ与罐式煅烧炉的排料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还有:所述换热器组Ⅱ与振动成型机出料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系统不仅将煅烧炉排出的煅后焦中余热进行充分利用,且可将预焙阳极成型后冷却中释放出来的热能经换热器回收,升温后的回水可输送至与煅烧炉连接的换热器中再行换热后输送至集汽包内;换热器组的内换热器和外换热器依靠进出水水温不同、进而不同水温下水的密度不同的原理,使得换热水在整个换热器内自行流动无需使用循环泵,节能了电能;本系统具有节能降耗之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是集汽包,11是出汽管,12是给水总管,13是回水总管,14是供水总管;
2是过热器,21是回水旁通管,22是回水分流管;
3是换热器组Ⅰ,31是内换热器Ⅰ,311是内换热器进水管,312是内换热器回水管,32是外换热器Ⅰ,321是外换热器进水管,322是外换热器回水管;
4是换热器组Ⅱ,41是内换热器Ⅱ,411是内换热器进水管,412是内换热器回水管,42是外换热器Ⅱ,421是外换热器进水管,422是外换热器回水管;
5是水泵Ⅰ,51是给水旁通管;
6是水泵Ⅱ,61是水泵旁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工业固废为原料的预焙阳极生产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煅烧炉余热回收部分和生坯余热回收部分,煅烧炉余热回收部分主要是将经煅烧炉煅烧后的煅后焦中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回收,生坯余热回收部分是将振动成型后从出料口排出的生坯冷却降温并回收冷却中释放出的热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万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万瑞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0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自固定的板材打孔装置
- 下一篇:自动铆螺母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