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1049.8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7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倪如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苍南县棋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04 | 分类号: | B65D3/04;B65D3/22;B65D3/30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33205 | 代理人: | 蔡呈胜,陈光铁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外卷边 圆筒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食品圆筒容器如“薯片”筒大多是用细纸带卷绕加工而成的硬纸筒,很耗原纸材料并且硬纸筒外表面还需要另花人工贴上表层有图案的面纸,又费原材料又费人工;而另一种圆锥状的食品圆筒容器,如“方便面杯”或“方便面筒”,是用一张印刷好的纸一次性卷成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粘接缝的圆筒容器,但该圆筒侧面收缩角度普遍较大,造成外形不美观并且由于圆筒容器侧面收缩角度大底面积较小在桌面上放置不稳,圆筒容器侧面收缩角度大还导致圆筒容器放置在汽车的茶杯座孔内不易夹住容易滑出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在现有圆筒容器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具有重心不会偏高、底座较大、放置较稳、节约纸张用料、容易放入汽车茶杯座并容易夹住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包括圆筒状的本体和底片,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出物口,所述底片安装在本体的底部上形成本体内部的储物区,所述出物口与储物区相贯通,圆筒状的本体具有一条自上而下的叠加粘接缝,本体的外径从上至下逐渐收缩,所述底片包括横片和向下弯折的竖折片,所述本体包括外侧片和位于本体底部向上弯折的内翻片,所述外侧片与内翻片之间形成本体内钩,所述竖折片位于外侧片与内翻片之间并进入本体内钩中,使得底片安装在本体的底部上,圆筒状本体的顶部具有向外延伸弯曲的顶部加强筋,以本体的外侧圆锥面的几何规律自然延伸为分界面,外侧圆锥面以内的部分属于容器本体部分,外侧圆锥面以外的部分属于顶部加强筋部分,在任意一个通过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中心轴线的纵向截面上,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即为通过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而引出的一条与中心轴线平行的直线线段,该高度线上端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下端为圆筒容器底端面与该高度线的交点,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外侧,本体底部外侧点则位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内侧,上下端外侧连线即为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外侧点与本体底部外侧点的连线,该上下端外侧连线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相交,其相交点低于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中点,本体的叠加粘接缝处的外叠加边压住内叠加边,内叠加边的底段局部设有缺口,其中,外叠加边包括外层外侧片和外层内翻片,内叠加边包括内层外侧片和内层内翻片,所述的本体的展开原型板为扇形的一段,展开原型板两侧的侧边也从上至下略向内斜,顶侧是外凸弧线,底侧是内凹弧线,内叠加边上设有的缺口位于展开原型板的内凹弧线与一条侧边的连接角处,所述缺口的缺口外侧边缘线位于侧边及其延长线和叠加边界线及其延长线之间,所述缺口的缺口底侧边缘线位于内翻折叠边界线及其延长线的远离内凹弧线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简易外卷边圆筒容器很好地克服了现有的明显大小头的圆锥状的食品容器如“方便面杯”或“方便面筒”的缺陷:重心偏高、底座偏小、放置不稳、也不美观,而且由于如图3所示现有技术中明显大小头的圆锥状结构会使得该容器的展开原形板的顶上侧外凸弧形、底下侧内凹弧形的圆弧弯曲度较大,也会使得展开原型板的左右侧边的斜度较大,这还会导致现有技术的圆筒容器的展开原型板裁切时必然会造成较多边角料的材料浪费,显然这种材料浪费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中可以得到很合理有效的解决;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也克服了现有市场上常见的用细纸带卷绕加工而成的硬直筒圆筒容器,如“薯片筒”和“葡萄酒硬圆筒外盒”的缺陷:生产效率极慢、极费原纸,外表的面纸还要人工贴上,既费材料又费人工,效率还低,人工贴还不平整不美观,圆筒上下一样大小没有锥度不易放入汽车茶杯座。正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创造性地设置了这种特定的微锥直筒圆筒容器,外形很接近直筒而又带有上大下小的小锥度,在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同时产生了一系列吸引使用者的优点,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替代创新,也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微创新,在市场上必然会普遍受欢迎。这种技术方案上的安排可以有效地使容器重心尽量降低,尽量接近容器的中间水平面,同时也使容器底平面圆尽量大,尽量接近本体顶部外翻加强筋中部内侧点高度线的位置。在达到产品好看好用的同时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两类容器的不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苍南县棋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苍南县棋源包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1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立式打贴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载外卷边圆筒容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