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反吹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635.6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8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李健;晋兆祥;方嘉;孟忠伟;杜雨恒;李鉴松;陈秋宇;刘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51200 | 代理人: | 张辉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颗粒 捕集器 反吹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柴油机颗粒捕集器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反吹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机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较低的CO2排放量,但其颗粒物(PM)排放较大,限制了柴油机的推广应用。而壁流式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是公认的处理PM最有效的装置之一,其过滤效率高达95%以上。但过滤颗粒物的增多将导致捕集器压降的增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需定期去除过滤器中的PM,即对DPF进行再生。再生时,由于外加能量和再生时氧化反应放热的影响,在再生过程中的高温条件下,颗粒捕集器内部轴心位置末端处很容易因热应力集中而导致局部烧熔或热应力损坏。反向吹气再生属于DPF主动再生方式中的缸外物理再生手段,利用在DPF后端进行反向吹气,将颗粒物从载体上吹落以实现DPF再生。这种再生方式具备反吹洗能力,使颗粒物的再生不在DPF内部进行,能避免传统的喷油再生、电加热再生带来的DPF烧毁的风险和再生可能产生的二次环境污染,无需人工反复拆卸清理。传统的固定喷嘴反吹再生方式中,因受压缩气泵容量和压力的限制,存在压缩空气泵难布置,过滤体表面平均压力过小,反吹强度不均匀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反吹再生装置,解决传统的固定喷嘴反吹再生方式中过滤体表面平均压力过小、反吹强度不均匀等缺点,能很好的实现 DPF的均匀反吹、高效率再生功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反吹再生装置,包括支架和圆环齿轮;支架固定在颗粒捕集器后端的颗粒捕集器壳体内部,圆环齿轮的直径小于颗粒捕集器壳体的内径,支架的中心和圆环齿轮的中心通过转轴连接;圆环齿轮经颗粒捕集器壳体上的开槽与设置在颗粒捕集器壳体外部的保护罩壳内的驱动齿轮啮合;圆环齿轮内均布三根固定轮辐,其中一根轮辐上安装回位弹簧和喷嘴;喷嘴固定连接到回位弹簧的一端,回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到圆环齿轮的内边缘;设有回位弹簧的轮辐为中空轮辐,并具有两个滑道,两个滑道将回位弹簧限制在圆环齿轮的直径方向上,使回位弹簧能在不脱离轮辐的情况下沿两个滑道在直径方向往复移动,回位弹簧端部连接的喷嘴也能在两个滑道内沿直径方向往复移动;喷嘴出风口朝向颗粒捕集器载体。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喷嘴由柔性反吹洗管连接到设置在颗粒捕集器壳体外部的高压进气阀。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驱动齿轮由电机驱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方便的布置在颗粒捕集器壳体上,装置结构简单易加工;装置能很好的实现DPF的均匀反吹、高效率再生功能,当捕集器需要进行再生的时候,可以方便地接入高压气源进行区域性反吹,增大了过滤体表面的平均压力;装置利用步进电机能精确控制外齿轮圆环的转速,逐步扩大反吹区域,利于DPF的可靠再生和高效率再生;当捕集器再生完毕,可以简易地卸下进气阀的压缩空气管,省去布置压缩空气泵所占的巨大空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颗粒捕集器反吹再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颗粒捕集器后端的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环齿轮和驱动齿轮的啮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1-颗粒捕集器壳体,2-保温层,3-颗粒捕集器载体,4-转轴,5- 支架,6-圆环齿轮,7-排气出口,8-高压进气阀,9-反吹洗管,10-喷嘴,11-驱动齿轮,12- 保护罩壳,13-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现高效率反吹再生的技术方案是:
在颗粒捕集器后端设置一支架5,支架5固定在封装的颗粒捕集器壳体1内部。支架5 后端同轴固定一直径略小于颗粒捕集器壳体1内径的圆环齿轮6,用转轴4连接支架5与圆环齿轮6,并保证圆环齿轮6能同轴于支架5正常旋转。支架5是由均布的三点焊接固定在颗粒捕集器排气出口7端的壳体内部,支架5中心同轴于捕集器壳体,且能安装连接圆环齿轮6的转轴,能保证对圆环齿轮6的可靠支撑,而不引起排气背压的升高。圆环齿轮6通过转轴4与支架5连接,能在驱动齿轮11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圆环齿轮6的外缘设有与驱动齿轮11啮合的齿,齿顶圆直径略小于颗粒捕集器壳体1内径;圆环以内均布三根固定轮辐,其中一根轮辐上安装回位弹簧13和喷嘴10,喷嘴10和回位弹簧13只能在轮辐的半径方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