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3944.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8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刘海燕;吕大炜;王东东;王平丽;李茂森;赵鲁阳;刘建强;杨庆;杨飞;勇朋林;韩颖;韩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G01N1/28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肖峰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化 传热 快速 提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砂含油量测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
背景技术
油砂,亦称沥青砂、重油砂或焦油砂,是由沥青、砂、富矿黏土和水构成的混合物。油砂是一种分布广泛、储量丰富的非常规能源,在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美国以及中国等70多个国家都蕴藏有油砂资源,其中加拿大Alberta油砂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储量,以现有的技术可以回收1700亿桶石油。目前世界已探明油砂资源约为3.7万亿桶,折合成重油约为300~600Gt。典型的油砂一般含泥砂70%~80%,油0~30%,水小于10%。伴随着当今世界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传统石化资源储量逐步减少、开采成本逐步上升,油砂作为石油资源的替代品的优势逐步凸显。
含油率是评价油砂品质的重要指标,是决定油砂矿是否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评价指标,同时具有一票否决的特点,在中国目前暂无此指标评价基准的情况下,一般参照加拿大开采油砂的平均下限品味为含油率(质量分数)5%进行评价:高品味平均含油率大于13%,中品位平均含油率8%~13%,低品位平均含油率5%~8%。
油砂矿含油率的测定即油砂稠油含量的测定,是评价油砂资源的最重要指标。油砂含油率决定了油砂矿是否具有开采价值,所以油砂含油率的测定就十分必要。目前,油砂含油率一般按照加拿大省油砂分析委员会(ACOSA,即Alberta Committee Oil Sands Analysis)推荐的Dean-Stark甲苯抽提法测定,但是该委员会承认没有哪一种方法是绝对的,需要继续对此进行研究。
我国在油砂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油砂含油率的测定方法在国内尚无通用的实验标准。目前,在油砂矿物耗油率测定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索氏提取器,但是索氏提取器抽提时间较慢,一般需要24-48h才能完成一次测定,这极大影响了工作效率以及后续评定工作的展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通过在提取管内部设置气体通道,提高抽提液温度,缩短抽提时间的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包括冷凝管、提取管和试剂瓶,提取管的上沿与冷凝管的下沿相衔接,提取管内设有气体通道,试剂瓶的出气口与气体通道相衔接,气体通道的外壁与提取管的内壁形成的空腔上连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伸入试剂瓶。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为球形冷凝管。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的下部设有进水口,上部设有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提取管的底部设有排液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气体通道的末端为蒸汽出口,蒸汽出口朝向冷凝管。
优选地,所述气体通道为蛇形盘管。
优选地,所述蛇形盘管围成的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待测样品的金属烧结网滤筒。
优选地,所述金属烧结网滤筒可以盛放1g~50g待测样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金属烧结网滤筒可以盛放足够的试样量以解决试样量过少带来的偶然误差,试剂瓶大小适中同时又了避免积液过大造成试剂瓶蒸干造成的危险;
与提取管相配套的金属烧结网滤筒,决了滤纸筒的破损问题,同时减少了细颗粒的透过,提高了数据的精确度,减少细颗粒(<45um)校正,操作更加简单,不会影响抽提溶剂的回流,同时要避免了颗粒带出影响实验结果;
气体通道采用蛇形盘管,强化了传热效果,提高了抽提液温度,极大缩短了抽提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冷凝管,11为进水口,12为出水口,2为提取管,21为气体通道,22为回流管,23为蒸汽出口,3为试剂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强化传热的快速索氏提取器,包括冷凝管1、提取管2和试剂瓶3,提取管2的上沿与冷凝管1的下沿相衔接,提取管2内设有气体通道21,试剂瓶3的出气口与气体通道21相衔接,气体通道21的外壁与提取管的内壁形成的空腔上连有回流管22,回流管22的另一端伸入试剂瓶。
冷凝管1为球形冷凝管,冷凝管的下部设有进水口11,上部设有出水口12。
提取管2的底部设有排液控制阀。抽提结束以后可以对溶剂进行回收,避免了重新搭建蒸馏装置。
气体通道21的末端为蒸汽出口,蒸汽出口朝向冷凝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39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