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贴片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4758.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1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周有福;邹冬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纳博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广州高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376 | 代理人: | 董博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支架,尤其涉及一种LED贴片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LED芯片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技术的日趋成熟,LED灯具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光源,LED照明深受人们密切关注,很多国家和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研发和生产。但由于现有LED支架引脚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结构机械强度低,焊接后易产生松动,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贴片支架,提高片状引脚结构机械强度,焊接质量好,使LED贴片支架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可靠性更强,提高产品整体性能,有效提升LED贴片支架后续工序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贴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胶座,该胶座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片状引脚,且两侧的片状引脚对称设置,该片状引脚侧边具有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该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之间形成一中凹陷部,且该第一突起部侧边形成第一侧凹陷部,该第二突起部侧边形成第二侧凹陷部,在该第一突起部上且位于第一突起部与第一侧凹陷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倒角R,在该第二突起部上且位于第二突起部与第二侧凹陷部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倒角R。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座上具有杯口、杯壁与杯底,该杯底上设置有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该第一焊盘与第二焊盘之间设置有由塑胶填充的竖直分割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胶座底部且与片状引脚接触的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倒角R与第二倒角R的半径均为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凹陷部的宽度为片状引脚宽度的1/4-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的宽度均为片状引脚宽度的1/6-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突起部与第二突起部的宽度均为0.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凹陷部与第二侧凹陷部的宽度均为片状引脚宽度的1/6-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侧凹陷部与第二侧凹陷部的宽度均为0.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片状引脚结构进行改进,增加片状引脚结构机械强度,焊接后,焊接质量好,使LED贴片支架的稳定性更高,使用可靠性更强,提高产品整体性能,有效提升LED贴片支架后续工序的稳定性;采用呈对称设置的片状引脚,且散热片与片状引脚接触,增大了焊接面积及散热面,提高了散热效果及LED灯珠的使用寿命,且LED灯珠焊接后更牢靠,机械强度更高。
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LED贴片支架,包括胶座1,该胶座1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片状引脚2,且两侧的片状引脚2对称设置,该片状引脚2侧边具有第一突起部21与第二突起部22,该第一突起部21与第二突起部22之间形成一中凹陷部23,且该第一突起部21侧边形成第一侧凹陷部24,该第二突起部22侧边形成第二侧凹陷部25,在该第一突起部21上且位于第一突起部21与第一侧凹陷部24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倒角R 211,在该第二突起部22上且位于第二突起部22与第二侧凹陷部25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倒角R 221,所述第一倒角R 211与第二倒角R 221的半径均为0.0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座1上具有杯口11、杯壁12与杯底,该杯底上设置有第一焊盘14与第二焊盘15,该第一焊盘14与第二焊盘15之间设置有由塑胶填充的竖直分割槽16。
同时,本实施例中片状引脚2的各个结构的尺寸可根据具体需要而设定,为了进一步提高片状引脚2的机械强度及LED贴片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本实施例对片状引脚2的尺寸作进一步限定。所述中凹陷部23的宽度B为片状引脚2宽度A的1/4-3/4。所述第一突起部21与第二突起部22的宽度C均为片状引脚2宽度A的1/6-1/5,具体的,所述第一突起部21与第二突起部22的宽度C均为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纳博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纳博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47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LED贴片支架
- 下一篇:一种倒装芯片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