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5222.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36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小蜜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小蜜 |
主分类号: | B30B9/30 | 分类号: | B30B9/30;B29B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钢 废料 破碎 压缩 回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械,具体是一种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塑钢门窗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加上一定比例的稳定剂、着色剂、填充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经挤出成型材,然后通过切割、焊接或螺接的方式制成门窗框扇,配装上密封胶条、毛条、五金件等,同时为增强型材的刚性,超过一定长度的型材空腔内需要填加钢衬,这样制成的门户窗,称之为塑钢门窗;现有的塑钢废料压缩装置存在体积大导致占地面积大、制作成本高、操作复杂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塑钢废料压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包括压缩罐和盖板;所述压缩罐外壁通过支架与底板连接;压缩罐右端开口端面上设置有卡槽;压缩罐内部设置为压缩腔;所述盖板设置成圆盘形,通过扣锁与压缩罐固定连接,且盖板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卡环;压缩罐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破碎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装置由进料罐、破碎电机、破碎转轴、定刀片和旋转刀片组成;所述进料罐设置成漏斗形,内部通过固定杆固定有破碎电机;所述破碎电机的主轴与破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破碎转轴中部固定有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刀片的上方和下方设置有定刀片;所述定刀片与破碎罐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缩腔中设置有驱动装置和压缩板;所述驱动装置由丝杠电机和丝杠组成;所述丝杠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丝杠连接,且丝杠电机和减速器固定在压缩罐左端面上;所述丝杠上通过内螺纹柱与压缩板连接;所述内螺纹柱与丝杠通过螺纹连接,且内螺纹柱外壁与压缩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板设置成圆盘形,且压缩板一条直径的两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滑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缩罐设置成空心圆柱体,且水平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槽设置成截面为半圆形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环设置成截面为半圆形的凸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杠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压缩罐和盖板连接,且丝杠与压缩罐上的滚动轴承过盈连接,丝杠与盖板上的滚动轴承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道镶嵌在压缩罐内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盖板上卡环与压缩罐上卡槽相互配合,且通过扣锁加强压缩罐与盖板的连接稳定性,确保压缩罐在对塑钢压缩过程中盖板能稳定与压缩罐固定连接,且在塑钢压缩好后,打开盖板,便于排出压缩好的塑钢,方便回收;通过破碎装置的设置,利用破碎电机带动破碎转轴旋转,破碎转轴带动旋转刀片与定刀发生相对转动,对大块的塑钢材料进行剪切破碎,利于对塑钢进行压缩回收,防止大块塑钢直接进行压缩导致压缩无法顺利进行;通过驱动装置的设置,利用丝杠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丝杠进行正反转运动,丝杠通过内螺纹柱带动压缩板进行左右运动,实现对破碎后的塑钢进行挤压压缩作业;达到了体积小、占地面积小、制作成本低、操作简单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中压缩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中压缩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塑钢废料破碎压缩回收设备中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破碎装置,2-压缩罐,3-扣锁,4-盖板,5-滚动轴承,6-支架,7-驱动装置,8-压缩腔,9-底板,10-压缩板,11-进料口,12-滑道,13-滑块,14-内螺纹柱,15-丝杠电机,16-丝杠,17-减速器,18-卡槽,19-卡环,20-固定杆,21-旋转刀片,22-进料罐,23-定刀片,24-破碎转轴,25-破碎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小蜜,未经吕小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52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存储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I/O特征识别方法以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