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下车自动遮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6213.4 | 申请日: | 2017-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6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远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埔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车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上下车自动遮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尤其是雨天出门,大都会选择搭乘或驾驶汽车作为遮风避雨的代步工具,当驾驶者或乘坐者将车门开启之后,车门与汽车顶部的上方形成没有任何遮蔽的空间,而湿,如果使用者来不及撑开雨伞将会遭雨淋湿,当需要从车外进入车内时,也有相同的问题发生,而对于较容易感冒的人,身体淋湿后进入有冷气的车内空间,则会大大提高感冒的可能性,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上下车自动遮雨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乘客在上下汽车时遭雨淋湿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上下车自动遮雨装置,其包括一卷收单元、一磁吸单元以及一雨滴感应单元,所述卷收单元包括一空心筒、一卷收舱、一轴心、一遮雨布以及一吸附块,所述空心筒内部形成有一卷收舱,所述轴心枢设在卷收舱的中心位置,轴心的外侧端接有一遮雨布,遮雨布另一侧端接设吸附块,所述磁吸单元包括一电磁部件以及一供电部件,所述电磁部件的一端连结所述供电部件,所述供电部件设置在汽车车门上,所述雨滴感应单元设在汽车的车顶,与所述供电部件互相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心筒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汽车车门侧部上。
优选地,所述卷收舱内壁向外开设有一贯穿口。
优选地,所述卷收单元的遮雨布由一挠性材质所制成。
优选地,所述卷收单元的遮雨布由一种不吸水材质所制成。
优选地,所述遮雨布另一侧端穿过贯穿口并卡固在空心筒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吸附块为一铁质外壳块体,吸附在磁吸单元的电磁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电磁部件设在车门的内侧面,并与所述吸附块相对应。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在车门上设置一与雨滴感应单元电连接的磁吸单元,雨滴感应单元可感应雨滴并控制供电部件的电力输出,使电磁部件可产生磁性与吸附块吸附,让使用者开启车门的同时一并将遮雨布拉出,达到遮蔽雨滴的效果,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时遭雨淋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一种上下车自动遮雨装置,其结构包括:一卷收单元2、一磁吸单元3以及一雨滴感应单元4。
所述卷收单元2包括一空心筒21、一卷收舱22、一轴心23、一遮雨布24以及一吸附块25,所述空心筒21可拆卸式地设置在汽车5车门51侧部,所述空心筒21内部形成有一卷收舱22,而卷收舱22内壁向外开设有一贯穿口221,所述轴心23枢设在卷收舱22的中心位置,轴心23的外侧端接有一挠性材质的遮雨布24,所述遮雨布24另一侧端则可穿过贯穿口221并接设在吸附块25并卡固在空心筒21的外侧。所述吸附块25为一铁质外壳块体,可吸附在磁吸单元3的电磁部件31上。所述遮雨布24由一种不吸水材质所制成。
所述磁吸单元3包括一电磁部件31以及一供电部件32,所述电磁部件31设在车门51的内侧面,并与所述吸附块25相对应,所述电磁部件31的一端连结所述供电部件32,所述供电部件32设置在汽车5车门51上。
所述雨滴感应单元4设在汽车5的车顶,所述雨滴感应单元4与所述供电部件32互相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埔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埔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6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节型包覆纱生产装置
- 下一篇: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