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通型导流梭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47386.8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1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常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B29C45/2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通 导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流道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直通型导流梭。
背景技术
导流梭用于向模具内注塑产品,现有的导流梭设有三个斜孔出胶,直接冲击模具开孔,再流向浇口位置,注塑产品时,因导流梭头部出料孔为三处斜孔出胶,个别材质的产品浇口区域容易出现冲痕迹,三条斜孔出胶的料流容易形成三条熔接线,造成产品外观不美观,且产品此处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通型导流梭,其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直通型导流梭,包括本体流道和导流梭,所述导流梭与本体流道对接,所述导流梭包括有梭尾、梭体和梭头,所述梭尾与本体流道对齐,所述梭头的中心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本体流道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
通过上述方案,本体流道与导流梭连通,用于向导流梭内运输产品,梭尾用于与本体流道连通,梭头用于出胶,出料口设置在梭头的中心,即导流梭只有一个出料口,且出料口与本体流道的轴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这样可以让导流梭的出料口正对模具的浇口出胶,可以杜绝因不同料流汇合而造成的产品浇口区域的冲痕、不规则熔接痕等不良现象,从而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美观程度,且如此设置可以较大限度的减小梭头的包胶厚度,减缓了冷胶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出料口与梭体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且梭头的厚度较小,只需要较小的注塑压力,便可以将产品胶注塑到模具内,则可以大大减小导流梭的注塑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梭头为半圆壳,所述梭头与梭体之间R过渡连接。
通过上述方案,把梭头设为半圆壳,且梭头与梭体之间R过渡连接,同时由于出料口设置在梭头的中心,这样产品胶可以先通过梭体到达梭头,然后随着梭头的内侧壁到达出料口的位置,产品胶可以通过出料口直接到达模具浇口,另外由于梭头与梭体之间R过渡连接,产品胶可以由梭体完全过渡到梭头,不会在梭头和梭体之间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靠近梭体的一端与梭头的内壁之间圆弧过渡。
通过上述方案,当产品胶由梭头进入出料口时,沿着梭头内侧壁的胶液可以较顺利的过渡到出料口处,能够让进入到出料口内的产品胶的流速较均匀,从而让产品胶流速较均匀的进入到模具内,让产品胶较稳定的填充模具。
进一步的,所述梭尾的一端与梭体R过渡,另一端的内壁与本体流道的内壁平齐。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让产品胶较完全的由梭尾过渡到梭体,避免了产品胶在梭尾和梭体处残留。
进一步的,所述梭体的两端均设有环槽,所述本体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与环槽配合的凸棱。
通过上述方案,通过环槽和凸棱的配合,可以让导流梭较稳定的与本体结合,从而可以配合本体较稳定的对模具注塑产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梭头的中心设有一个出料口,可以提高产品的美观以及质量;
2、通过将梭头和梭体之间R过渡连接,以及让梭尾与梭体R过渡连接,可以减缓产品胶在导流梭内的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梭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梭尾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的放大图。
图中,1、本体;11、本体流道;2、导流梭;21、梭尾;22、梭体;23、梭头;3、出料口;4、固定件;41、凸棱;5、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直通型导流梭,如图3所示,包括有本体1,在本体1的中心开设有本体流道11,在本体1上设有导流梭2,本体1在与导流梭2之间设有固定件4,固定件4用于将导流梭2较稳定的结合到本体1上。
如图2至4所示,导流梭2包括有梭尾21、梭体22和梭头23,在梭体22靠近两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环槽5,同时在固定件4上设有与环槽5配合的凸棱41,凸棱41嵌设在环槽5内,能够将梭体22更加稳定的结合到本体1上。
如图2所示,梭尾21的一端与梭体22R过渡,另一端的内壁与本体流道11的内壁平齐设置,这样产品胶就可以先通过本体流道11较完全的过渡到梭尾21处,然后经过梭尾21较完全的过渡到梭体22处,减缓了产品胶在本体流道11、梭体22、梭尾21内侧的残留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准达热流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47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动设备及自发电无线计步/计数装置
- 下一篇:空调导风叶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