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50042.2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6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杜军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6/14 | 分类号: | A61F6/14;A61F6/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术后 预防 粘连 宫内 节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入型医疗器材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
背景技术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l%,常见于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宫腔粘连最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预防再粘连是宫腔粘连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是预防再粘连的一种重要手段,元宫型节育器一般作为首选。目前生产的以避孕为目的的元宫型节育器均为无尾丝节育器,取出时需用取环钩自宫腔内勾出,操作过程中易引起子宫内膜的再损伤,且增加宫腔感染机会,从而增加再次粘连的可能。
中国专利号:00217972.5,公开了一种宫内节育器,包括主体、上臂、下臂,上臂和下臂活动连接,节育器尺寸可调。中国专利号:92227292.1,公开了一种新型宫内节育器及其放置装置,包括固定结、链状结构、尾线,放置装置包括有针、连接杆、手柄和外套管。上述两个专利均不能有效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预防宫腔再粘连作用强、易取出、取出时对子宫损伤小及宫腔感染机会少的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包括元宫型节育器,元宫型节育器上缘中间位置与放置器连接,放置器上设置有固定块,放置器中空结构,推杆穿入放置器,元宫型节育器底端连接有尾丝。
所述放置器顶端设有卡槽,元宫型节育器上缘放入卡槽中。
所述尾丝剪断后距宫口2cm。
所述尾丝固定方式为尾丝双股绕过元宫型节育器底端后套入尾丝双股折叠端。
所述元宫型节育器底端与尾丝连接处设有尾丝安装套,尾丝安装套上设有两个通孔,尾丝两端穿过通孔固定。
所述推杆底部设有推杆环。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元宫型节育器,元宫型节育器上缘中间位置与放置器连接,放置器上设置有固定块,放置器中空结构,推杆穿入放置器,元宫型节育器底端连接有尾丝,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预防宫腔再粘连作用强、易取出、取出时对子宫损伤小及宫腔感染机会少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放置器顶端设有卡槽,元宫型节育器上缘放入卡槽中;能够好的脱离,使用效果好,简单耐用。
3、本实用新型中的尾丝剪断后距宫口2cm,一方面减少对子宫的影响,另一方面,便于术后取出节育器。
4、本实用新型中的尾丝固定方式为尾丝双股绕过元宫型节育器底端后套入尾丝双股折叠端,固定牢固,使用方便。
5、本实用新型中的元宫型节育器底端与尾丝连接处设有尾丝安装套,尾丝安装套上设有两个通孔,尾丝两端穿过通孔固定;尾丝安装套可以选配,不影响节育器,也不会引起子宫不适,尾丝穿入后,即可固定,方便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的推杆底部设有推杆环,便于手术。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用于宫腔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宫内节育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尾丝固定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元宫型节育器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与名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人民医院,未经东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1500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妇产科护理用接尿装置
- 下一篇:一种妇产科用取环器